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
原文名Ἀλέξιος Κομνηνός Στρατηγόπουλος
逝世1271或1275年
效命
服役年份1252–1262年
戰爭

阿萊克修斯·科穆寧·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希臘語Ἀλέξιος Κομνηνὸς Στρατηγόπουλος)是拜占庭帝國的一位貴族將領,曾獲得「大家內官英語Grand Domestic希臘語μέγας δομέστικος)」與「凱撒希臘語Καῖσαρ)」頭銜。他是科穆寧家族的遠親,13世紀50年代在歷史記載中出現時已成年,他先是率尼西亞帝國軍隊與伊庇魯斯政權作戰,後招致皇帝狄奧多爾二世(1254-1258年在位)的不滿而被囚禁,他後來投靠貴族米海爾·巴列奧略,在1258年狄奧多爾二世死後幫助他奪得皇位。1259年他參與了佩拉戈尼亞戰役英語Battle of Pelagonia,之後率軍占領伊庇魯斯,但次年局勢逆轉,他又被伊庇魯斯軍俘虜。被釋放後幾個月,他率領一支軍隊「偶然地」自拉丁帝國手中奪取了君士坦丁堡,使得皇帝能夠還於舊都,恢復拜占庭帝國。次年他又被伊庇魯斯軍俘虜,作為囚犯在義大利度過了幾年,後被釋放。13世紀70年代初,他不再參與政治事務 ,隨後去世。

出身與家族[編輯]

皇帝約翰三世像,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在他手下開啟了軍事生涯,並與他的兄弟結成親家

沒有關於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早年生活的史料,也不清楚他的父母是誰,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屬於貴族出身: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家族在11、12世紀就已出現,約1216年,約翰·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希臘語Ἰωάννης Στρατηγόπουλος)曾擔任尼西亞帝國的「大書記英語Megas logothetes希臘語μέγας λογοθέτης,即首相)」,但不清楚他與阿萊克修斯具體是什麼樣的親戚關係[1][2]。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家族與享有盛名的科穆寧家族有所關係,阿萊克修斯的一枚約1255年的官印[3]上有文字:「出自科穆寧家族的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4]」。

兩份晚期的史料,15世紀的牧首根納季烏斯二世的記載和16世紀的偽斯弗蘭齊斯英語Makarios Melissenos的著作稱他是「凱撒尼基弗羅斯·梅利塞諾斯英語Nikephoros Melissenos阿萊克修斯一世(1081-1118年在位)的姐妹優多基婭·科穆寧娜(希臘語Εὐδοκία Κομνηνή)的後裔(具體來說是他們的孩子約翰·科穆寧英語John Komnenos (parakoimomenos)的後代)。偽斯弗蘭齊斯指出,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屬於約翰·科穆寧的曾(外)孫輩,他的族姓「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則源自他的祖父阿萊克修斯的妻子;根納季烏斯二世則認為約翰·科穆寧是他的高祖父,「斯特拉特戈普洛斯(意為:「小將軍」)」則是尼西亞皇帝約翰三世(1222-1254年在位)給他的父親狄奧多修斯(希臘語Θεοδόσιος)起的綽號(因其軍事才能)[5]

他的出生時間同樣未知,但他在1258年已被稱為「老人」,所以他應該出生於12、13世紀之交[6][7]。關於他的家人,已知他有一個兒子,名叫君士坦丁(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據喬治·帕希梅萊斯英語George Pachymeres記載,與約翰三世之兄弟,「至尊者英語Sebastokrator希臘語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伊薩克·杜卡斯·瓦塔采斯英語Isaac Doukas Vatatzes之女結婚[8]

早期生涯[編輯]

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的鉛印

1252-53年,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現。當時正值約翰三世在位,阿萊克修斯被派去劫掠尼西亞帝國的希臘對手伊庇魯斯政權控制下的奧斯特羅沃湖英語Lake Vegoritida周邊地區[6][9]。1254年,他駐紮在馬其頓塞雷,次年,他與「大居官表首位者英語Primicerius希臘語μέγας πριμικήριος)」君士坦丁·托爾尼基奧斯英語Constantine Tornikios希臘語Κωνσταντῖνος Τορνίκιος)參與了進攻位於羅多彼山脈西部的采皮納英語Tsepina要塞的戰役,以遭遇重大損失收場。同時代的史家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英語George Akropolites將其歸咎於兩位指揮官的無能,未能探知對面的保加利亞軍隊的實力,結果軍隊因風聲鶴唳而潰散,裝備和馬匹「都歸了保加利亞的牧羊人與豬倌」。這次失敗使得狄奧多爾二世(1254-1258年在位)皇帝震怒,二人被解職[10]。另外,可能是由於阿萊克修斯與大貴族米海爾·巴列奧略派系關係親近,他的兒子君士坦丁被指控叛國並被致盲,阿萊克修斯自己隨後也被監禁[6][9][11]

阿萊克修斯可能於1258年8月狄奧多爾二世死後被釋放。他與其他貴族家族領袖一起,參與了8月25日米海爾·巴列奧略對攝政喬治·穆扎隆英語George Mouzalon的政變,事成之後,米海爾成為狄奧多爾二世幼子約翰四世的攝政[12]。同年,他作為米海爾之弟,「大家內官英語Grand Domestic希臘語μέγας δομέστικος)」約翰·巴列奧略英語John Palaiologos (brother of Michael VIII)的部將,隨軍前往馬其頓,對抗伊庇魯斯政權。米海爾隨後於1259年初稱帝,稱米海爾八世,約翰·巴列奧略被升為「至尊者英語Sebastokrator希臘語Σεβαστοκράτωρ)」,阿萊克修斯則接替他的「大家內官」職務[6][13]。1259年他參與了佩拉戈尼亞戰役英語Battle of Pelagonia,在此戰中,尼西亞軍隊決定性地擊敗了伊庇魯斯-西西里-亞該亞聯軍,他與尼基弗羅斯·里姆普薩斯(希臘語Νικηφόρος Ῥιμψᾶς)一同俘虜了西西里國王曼弗雷迪送來支援伊庇魯斯的400名騎兵[6][14][15]

這次勝利之後,約翰·巴列奧略進攻色薩利,而阿萊克修斯和約翰·拉烏爾·佩特拉利法斯英語John Raoul Petraliphas則負責進攻伊庇魯斯本土。他們領軍翻過品都斯山脈,留下部分兵力圍攻約阿尼納,並繼續前進,占領了伊庇魯斯首都阿爾塔,迫使其君米海爾二世逃到凱法利尼亞島。一批被關押在阿爾塔的尼西亞俘虜被釋放,其中包括史家喬治·阿克羅波利特斯,因為這些勝利,阿萊克修斯被提升為「凱撒希臘語Καῖσαρ)」[12][16][17]。但在第二年,尼西亞帝國的戰果化為烏有:米海爾二世與他的兒子們藉助義大利僱傭軍在阿爾塔登陸,城中居民很快投靠他們,伊庇魯斯軍隊與阿萊克修斯的軍隊在納夫帕克托斯附近的特里科爾豐(希臘語Τρίκορφον)隘口交戰,尼西亞軍隊戰敗,阿萊克修斯被俘[12][16]

恢復君士坦丁堡[編輯]

君士坦丁堡的泉水之門(希臘語Πύλη τῆς Πηγῆς),1261年7月25日,阿萊克修斯率軍從這座城門入城

儘管遭遇了一些失敗,但佩拉戈尼亞的勝利仍使得米海爾八世能夠相對自由地追求他渴望的「戰利品」——拜占庭帝國的舊都君士坦丁堡。自1204年第四次十字軍東征以來,這座城市就被拉丁帝國控制。為了實現目標,1261年3月米海爾八世與熱那亞共和國簽訂條約,7月,一年前進攻君士坦丁堡失敗英語Siege of Constantinople (1260)後簽訂的休戰條約到期,剛剛被伊庇魯斯釋放的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奉皇帝之命率800人的小部隊前往監視保加利亞的動向並探查拉丁人防禦的虛實[18][19]

這支部隊抵達距君士坦丁堡48公里的塞利姆布里亞英語Selymbria(今錫利夫里)時,他們從當地的自耕農們(希臘語θεληματάριοι)那裡得知城內的拉丁人軍隊和威尼斯艦隊都已出發突襲尼西亞帝國的達芙努西亞島(希臘語Δαφνουσία,今凱夫肯島英語Kefken Island[20]。阿萊克修斯一開始猶豫是否要利用這一良機,因為如果拉丁人及時趕回,他的小股部隊無力抵擋,而且進攻君士坦丁堡也違背了皇帝給他的任務,但他最終還是決定不能浪費這一金子般的機遇[21]

1261年7月24日夜,阿萊克修斯與他的部隊抵達君士坦丁堡城牆之下,並在城外靠近泉水之門(希臘語Πύλη τῆς Πηγῆς)的泉水誕神女修道院中隱蔽[6][21]。他派出一小批人,在當地農民的帶領下通過一條密道進入城中,然後他們從里側出其不意地攻擊城門守衛,成功打開城門,讓餘下的部隊進城[22]。拉丁人完全沒有料到會有敵軍進攻,短暫戰鬥後,尼西亞軍就控制了城牆,消息傳來後,自拉丁皇帝鮑德溫二世以下,所有拉丁人都逃向金角灣的港口,希望能坐船逃離,阿萊克修斯的手下則沿著海岸在威尼斯人的建築中縱火,以阻止敵軍登陸。這時威尼斯艦隊返回,得以將許多拉丁人疏散到拉丁人占領的希臘地區,包括鮑德溫二世,但他們自此永遠失去了君士坦丁堡[22]。收復君士坦丁堡標誌著拜占庭帝國的恢復,8月15日,皇帝米海爾八世在聖母安息節之日舉行儀式,進入君士坦丁堡,並在聖索菲亞大教堂加冕,而幼君約翰四世則被致盲並囚禁[23]

阿萊克修斯則獲准在君士坦丁堡舉行凱旋式,他的名字與皇帝和牧首並列,在教會中被稱頌了一年[6][24]

晚年生活與死亡[編輯]

收復君堡給阿萊克修斯·斯特拉特戈普洛斯帶來了榮譽與名望,1262年他受命率軍再次對抗伊庇魯斯,然而他再次戰敗,被尼基弗魯斯一世英語Nikephoros I Komnenos Doukas俘虜,並被送到西西里國王曼弗雷迪處囚禁[6][25]。1265年,拜占庭帝國以約翰三世的遺孀霍亨施陶芬的安娜英語Anna of Hohenstaufen為交換,贖回了阿萊克修斯[12]。1270年,一份文件證實了他為沃洛斯附近的馬克里尼蒂薩修道院英語Makrinitissa Monastery提供了捐贈,他死於1271-1275年之間的某一時間,很可能在君士坦丁堡去世[6][12]

引用[編輯]

  1. ^ Macrides 2007,p.253 note 12.
  2. ^ Vougiouklaki 2003Note 2.
  3. ^ Boulloterion 3060. Prosopography of the Byzantine World. [4 December 2013]. (原始內容存檔於5 October 2018). 
  4. ^ Vougiouklaki 2003Note 1.
  5. ^ Varzos 1984,第84, 175–176, 306–307頁.
  6. ^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PLP,26894.Στρατηγόπουλος, Ἀλέξιος Κομνηνός.
  7. ^ Vougiouklaki 2003Chapter 1.
  8. ^ Macrides 2007,p.341 note 7.
  9. ^ 9.0 9.1 Vougiouklaki 2003Chapter 2.1.
  10. ^ Macrides 2007,第286-288頁.
  11. ^ Macrides 2007,第298, 339,341頁.
  12. ^ 12.0 12.1 12.2 12.3 12.4 Vougiouklaki 2003chapter 2.2.
  13. ^ Macrides 2007,第347頁.
  14. ^ Bartusis 1997,第37-38頁.
  15. ^ Macrides 2007,第357-361頁.
  16. ^ 16.0 16.1 Nicol 1993,第32頁.
  17. ^ Macrides 2007,第365-366頁.
  18. ^ Bartusis 1997,第39-40頁.
  19. ^ Nicol 1993,第33-35頁.
  20. ^ Bartusis 1997,第40頁.
  21. ^ 21.0 21.1 Bartusis 1997,第41頁.
  22. ^ 22.0 22.1 Nicol 1993,第35頁.
  23. ^ Nicol 1993,第36-37頁.
  24. ^ Macrides 2007,p.388 note 9.
  25. ^ Bartusis 1997,第48頁.

來源[編輯]

前任者:
約翰·巴列奧略英語John Palaiologos (brother of Michael VIII)
尼西亞帝國的「大家內官英語Grand Domestic希臘語μέγας δομέστικος)」
1259
繼任者:
阿萊克修斯·菲勒斯英語Alexios Ph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