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麥克維伊大火

座標44°01′03″N 103°37′12″W / 44.0175°N 103.62°W / 44.0175; -103.6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麥克維伊大火
森林中燒焦松樹的黑白照片
被大火燒毀的樹木
地點 美國南達科他州黑山
坐標44°01′03″N 103°37′12″W / 44.0175°N 103.62°W / 44.0175; -103.62
統計
日期1939年7月10日至12日
燃燒面積20,729英畝(8,389公頃)
起因閃電
土地用途森林
死亡0
牲畜死亡100頭牛[1]
受傷0
地圖
麥克維伊大火在南達科他州的位置
麥克維伊大火
大火在南達科他州的大致位置

麥克維伊大火(英語:McVey Fire)是1939年7月發生在美國南達科他州黑山的一場野火。它燒毀了20,729英畝(8,389公頃)的土地,是黑山歷史上最大的火災之一[2]。大火發生後,美國國家森林局USFS)意外地在著火痕跡內種植了數千英畝的非本地樹種西黃松。2022年,USFS開始更換樹木[3]

事件

[編輯]

大火始於1939年7月10日[4],在南達科他州黑山西北約7英里(11公里)處[2]。附近工作的兩名伐木工注意到了大火,試圖將其撲滅但未果,面對不斷蔓延的火勢,他們選擇逃離以躲避;最初懷疑是他們縱火,但後來兩人洗清了罪名。大火起因在後來被認定為雷擊。[5]

在最初的9個小時內,火勢已蔓延1,600英畝(650公頃),消防員開始進行控管燒除。然而,7月11日晚上11點左右風向發生變化,大火從控管線尚未燒毀的空隙中蔓延開來。在最嚴重的時候,火勢以每小時2,900英畝(1,200公頃)的速度蔓延。火勢蔓延至樹冠,難以控制。7月12日,火勢得到控制;當日上午9點15分,在火勢周邊實施控管燒除後,火勢很快熄滅。[5]

約有1755人參與了滅火工作[6]。當時,黑山幾乎所有的平民保育團CCC)成員都被徵召以協助撲滅麥克維大火[7]。其他消防員從大角羊國家森林肖肖尼國家森林趕來,還有一輛消防車從丹佛趕來[4]

影響

[編輯]

麥克維伊大火燒毀的具體面積尚有爭議。各種消息來源估計燒毀面積約為20,000至22,000英畝(8,100至8,900公頃)[5][2]美國國家森林局USFS)列出的官方總數為20,729英畝(8,389公頃)[8]。它仍然是黑山歷史上有記錄的最大火災之一[2]。這是自1931年羅奇福德大火(Rochford Fire)以來該地區發生的最大火災[9]。大火燒毀了18,838英畝(7,623公頃)的幼樹和1220萬板英尺的木材。此外,還有17間小屋被燒毀,100頭牛被燒死。[1]麥克維伊大火發生後,政府通過了一項法律,限制明火併對違法行為施以處罰[6]

CCC工人在麥克維伊著火痕跡內重新種植種子,1942年

火災發生後不久,USFS在CCC的幫助下開始種植西黃松幼苗來填補著火痕跡。這些種子是從黑山國家森林的其他地方以及哈尼國家森林英語Harney National Forest收集的。截止1940年1月1日,著火痕跡區域的4,000英畝(1,600公頃)土地上已種植了6,500英磅(2,900公斤)的種子。[10]然而,後來的測試表明,種植的樹木並非該地區的本土亞種。與當地的黑山松不同,新種植的西黃松不會掉落枯枝,生長遲緩,而且更容易患病。[11]由於這些樹木增加了引發森林火災的風險,USFS於2019年開始制定計劃,移除樹枝,最終砍掉非本地樹種,用本地樹種取而代之[2]。這項被稱為「阿爾特彌斯修復工程」(Artemis Restoration Project)的項目於2022年啟動,重新種植8,000至10,000英畝(3,200至4,000公頃)的森林[3]

大火發生後的幾年裡,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有所增加[1]。草地取代了曾經的森林,並長滿了茂密的植被,包括顫楊英語Aspen樹、北美稠李和其他果樹。這些植被在惡劣天氣期間為當地野生動物種群提供了支持,例如1949年的一場暴風雪,當時鹿群沒有其他天然食物來源,被困在暴風雪中。[12]1979年,美國國家森林局USFS)宣布了一項野生動物管理計劃,涵蓋包括著火痕跡在內的42,000英畝(17,000公頃)土地,重點是優先考慮這片土地對野生動物的支持[1]。2010年,一項對生活在著火痕跡區域內的白尾鹿的研究發現,這些鹿的冬季存活率高於生活在該區域以外的鹿[13]

相關條目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1.0 1.1 1.2 1.3 Riley, Paul. Once a disaster, now a blessing. Outdoors. Rapid City Journal. 1979-08-03: V-3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2. ^ 2.0 2.1 2.2 2.3 2.4 Restoration Work Occurring in the 1939 McVey Burn Area Near Hill City, SD (新聞稿). Forest Service. 2022-03-02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5). 
  3. ^ 3.0 3.1 Huber, Makenzie. Forest Service fixing decades-old blunder in Black Hills. Argus Leader. South Dakota Searchlight. 2022-12-17 [2024-07-06]. 
  4. ^ 4.0 4.1 10,000 Acres Burned Over Near Mystic. Sioux Falls Argus-Leader (Rapid City). Associated Press. 1939-07-11: 1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5. ^ 5.0 5.1 5.2 Brown, A. A. Lessons of the McVey Fire, Black Hills National Forest. Fire Control Notes (報告) (Forest Service). 1940: 63–67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5). 
  6. ^ 6.0 6.1 Cerney, Jan; Sago, Roberta. Black Hills National Forest: Harney Peak and the Historic Fire Lookout Towers. Arcadia Publishing. 2011: 64. ISBN 9780738583709. 
  7. ^ CCC Being Liquidated As Enrollees Leave. Rapid City Daily Journal. 1942-07-10: 3 [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8. ^ Black Hills National Forest Large Fire History 1910-2022 (PDF). Forest Servic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2024-07-05]. 
  9. ^ Mystic-Redfern Fire Is Biggest Since Fall Of 1931. Rapid City Journal. 1939-07-15: 4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10. ^ Pine Seed Planted on McVey "Burn". The Rapid City Daily Journal (Custer). 1940-01-20: 3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11. ^ Burggraff, Aleah. Officials work to restore the McVey burn area. KOTA. 2022-03-03 [2024-07-0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5). 
  12. ^ Irvine, Park. Deer Rescue Mission Finds Most Southern Hills Animals Okay. Rapid City Daily Journal. 1949-02-16: 13 [2024-07-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7-06) –透過Newspapers.com英語Newspapers.com. 
  13. ^ Klaver, Robert W.; Jenks, Jonathan A.; Deperno, Christopher S.; Griffin, Steven L. Associating Seasonal Range Characteristics With Survival of Female White-Tailed Deer. The 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February 2008, 72 (2): 343–353. doi:10.2193/2005-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