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

這是一篇優良條目,請按此取得更多資訊。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
氣旋季總結圖
氣旋季長度
首個系統形成1973年6月2日
末個系統消散1973年10月9日
最強風暴
名稱艾娃
 • 最高風速160 mph(260 km/h)
 • 最低氣壓915 mbarhPa;27.02 inHg
氣旋季統計
熱帶低氣壓數18
風暴數12
颶風數7
大型颶風數
三級+
3
死亡人數0
財產損失不明
太平洋颶風季
19711972197319741975

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於1973年5月15日從東太平洋(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6月1日從中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的太平洋)正式開始,同年11月30日結束,傳統上這樣的日期界定了一年中絕大多數熱帶氣旋在國際日期變更線以東太平洋盆地形成的時間段[1]颶風艾娃是本季最重要的天氣系統,其強度刷新了太平洋颶風的紀錄。[2]另外有多個強度較弱的熱帶氣旋曾接近或登陸墨西哥太平洋海岸,這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颶風艾拉,在下加利福尼亞半島部分地區導致供電和通訊線纜中斷;其它登陸過的風暴引起降水和洪災。本季沒有人員因氣旋喪生。[3]

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起步較快,但後期活躍程度很低。全季共形成12個獲得命名的熱帶天氣系統,低於長期平均值。有7場風暴達到颶風強度,其中3場成為大型颶風[2]。本季的所有熱帶氣旋都是在東北太平洋形成,其中大部分都在墨西哥近海。絕大多數系統遵循北半球熱帶氣旋的慣例,總體保持向西或西北方向前進,其中有兩個一直行進到夏威夷群島以南水域[2]

季節總結[編輯]

1973年太平洋颶風季起步較早,6月2日就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之後發展成颶風艾娃;10月9日,颶風莉蓮消散,整個颶風季歷時129天。5月和11月都沒有命名風暴形成,6月形成了3場,7月4場,8月1場,9月3場,10月1場[2]。全年還形成了另外6個熱帶低氣壓,但這些系統缺乏數據紀錄[3]。全季所有熱帶氣旋都是在赤道以北、西經140°以東的太平洋形成,國際日期變更線到西經140°之間的中太平洋沒有形成熱帶氣旋[2]

全年形成的所有熱帶氣旋中有12場成為熱帶風暴,7場增強成颶風,3場達到大型颶風標準[2]。這幾項數值都低於13場熱帶風暴、9場颶風和4場大型颶風的長期平均值[4]。以當時的數據統計來看,全季形成12場命名風暴,正好和以往的平均值相等,但這主要是因為東太平洋要從1966年才開始有較為全面和可靠的氣象衛星覆蓋率,所以此前的氣候統計數據可能會低於實際情況[5]

本季所有的氣象公告和熱帶氣旋數據均由兩家機構收集發布,分別是位於紅木城的東太平洋颶風中心[6]和位於檀香山的中太平洋颶風中心[7],兩者都相當於美國國家氣象局在兩地的天氣預報辦事處[8][9]。東太平洋颶風中心負責北美洲太平洋海岸到西經140°之間的風暴預警[6],中太平洋颶風中心則負責西經140°到國際日期變更線之間的風暴預警[7]

風暴[編輯]

颶風艾娃[編輯]

5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6月2日-6月12日
強度160 mph(260 km/h)(一分鐘) 
915 mbarhPa

6月2日,墨西哥瓦哈卡州薩利納克魯斯Salina Cruz)以南約400公里海域有熱帶低氣壓形成。系統穩步增強並總體保持向西緩慢移動,於6月4日達到颶風強度。兩天後,艾娃成為大型颶風,其前進速度也有所提高,於6月7日達到五級颶風標準。之後風暴逐漸減弱,移動速度也有放緩,最終於6月12日消散,在此期間沒有造成人員喪生或經濟損失。[2][3]

美國空軍偵察機測得颶風艾娃的中心最低氣壓為915毫巴百帕,27英寸汞柱),風暴的最大持續風速則達到每小時259公里,兩項數據都創下太平洋颶風的新紀錄。艾娃於6月7日達到五級強度,創下東太平洋形成日期最早的五級颶風紀錄,也是有紀錄以來東太平洋的第3場五級風暴(此前僅有1959年出現過兩場五級颶風)。截至2014年,颶風艾娃仍然是6月形成的最強風暴,也是第4強烈的太平洋颶風和6月的最強太平洋颶風。[2]

颶風艾娃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所派偵察機飛入的第一場太平洋颶風[10]。這些偵察機使用包括雷達在內的多種設備對颶風進行檢測,還測量出艾娃的風速、氣壓和激起的浪高,所以風暴的氣壓是測量所得而非估計值[10]。連續幾天裡,艾娃的位置恰好在天空實驗室計劃首次載人任務的正下方,太空人得以拍下颶風的照片[11]。總體而言,這樣多樣化的測量手段令颶風艾娃成為當時人類觀測最全面的東北太平洋熱帶氣旋[3]

熱帶風暴伯尼斯[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22日-6月23日
強度70 mph(110 km/h)(一分鐘) 
990 mbarhPa

熱帶輻合帶內一股基本沒有移動的擾動天氣經過3天的組織和發展,於6月22日成為熱帶低氣壓。氣旋開始向西北方向移動,[3]增強成熱帶風暴後於6月23日在錫瓦塔內霍西南方向約80公里處登陸[3]。伯尼斯令兩艘船隻遭遇烈風強度大風,但沒有造成嚴重影響或人員傷亡[3]。風暴的最強風速約為每小時110公里[2]

熱帶風暴克勞迪婭[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6月26日-6月29日
強度65 mph(100 km/h)(一分鐘) 
999 mbarhPa

6月26日,一股向西移動的擾動天氣區發展成熱帶低氣壓。次日,系統風速達到烈風強度並獲名「克勞迪婭」(Claudia)。風暴向西北方向前進,之後轉向北上,於6月28日在阿卡普爾科以東約48公里處登陸,次日便在陸地上空消散。[3]這場風暴沒有造成人員傷亡[3]

颶風多琳[編輯]

4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18日-8月3日
強度140 mph(220 km/h)(一分鐘) 
968 mbarhPa

7月18日,熱帶輻合帶內一股擾動天氣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命名為「多琳」(Doreen)。系統穩步增強,於7月19日升級成颶風。[3]7月21日,多琳一度達到四級颶風強度,但保持的時間很短,並且中心氣壓也相對較高,有972毫巴(百帕,28.7英寸汞柱)。接下來多琳向夏威夷大島逼近並穩步減弱,於7月25日以熱帶風暴強度進入中太平洋颶風中心預警責任區。[2]兩片高氣壓區之間的鋒面系統減弱,合併成更大規模的高氣壓區,多琳因此於7月27日轉朝西南方向移動。之後風暴又轉向西北,並再度強化成颶風,再在達到大型颶風標準後開始減弱,最終於8月3日消散。系統殘留繼續西進,被國際日期變更線附近的低壓槽吸收。[7]風暴突然改變前進方向以及重新增強的過程都很不尋常[3]

多琳從形成到消散一共持續了16.25天,行進路途達6760公里[2][3],追平前一年颶風塞萊斯特持續時間最長的太平洋颶風紀錄。多琳也刷新了持續時間最長的7月熱帶氣旋紀錄[2],但這些紀錄都於1978年被颶風菲喬打破[2][12]。截至2014年,多琳仍然是持續時間第8長的太平洋熱帶氣旋,與另外兩場風暴並列[2]。有多艘船隻在海上遭遇多琳,其中以希臘的「科妮莉亞號」(Cornelia)所受影響最為嚴重,船舵都在10米高的狂浪中失落,但最終還是設法逃脫並繼續前往巴拿馬。7月29日,夏威夷州夏威夷縣卡波霍Kapoho)出現2.7米的涌浪和1米高的海浪[7]。沒有任何報導表明這場風暴造成了人員喪生或其它破壞[3][7]

颶風艾米莉[編輯]

4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21日-7月28日
強度140 mph(220 km/h)(一分鐘) ≤
972 mbarhPa

7月21日,特萬特佩克灣的颮發展成低氣壓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在此過程中增強成熱帶風暴。艾米莉繼續沿海岸線平行移動,之後轉向西進並穩步增強。7月22日,氣旋達到四級颶風強度,然後轉向西北並逐漸減弱,最終於7月28日消散。艾米莉的風場規模龐大,7月22至24日間,颶風以東480公里洋面風力仍然有烈風強度。[3]不過,這場風暴沒有造成經濟損失或人員傷亡[3]

颶風佛羅倫斯[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7月25日-7月30日
強度90 mph(150 km/h)(一分鐘) ≤
990 mbarhPa

7月25日,瓜地馬拉近海有低氣壓形成。氣旋以熱帶低氣壓強度逼近墨西哥海岸,但並沒有登陸。此後不久,氣旋增強成熱帶風暴,先是向西移動,之後轉至西北偏西。7月29日,系統達到颶風強度,然後就開始減弱,最終於7月30日消散。[3]這場風暴同樣沒有造成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3]

熱帶風暴格倫達[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7月30日-8月5日
強度60 mph(95 km/h)(一分鐘) 
989 mbarhPa

7月30日形成的一股低氣壓迅速發展成熱帶風暴並獲名「格倫達」(Glenda),系統的移動路線與颶風佛羅倫斯和颶風艾米莉接近,但距離陸地更遠。氣旋於8月5日消散,並且這天風力時速仍有70公里[3],其最高風速約為每小時97公里。這場風暴同樣沒有造成任何破壞和人員傷亡[3]

熱帶風暴希瑟[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8月31日-9月1日
強度50 mph(85 km/h)(一分鐘) ≤
1004 mbarhPa

8月31日,特萬特佩克灣上空熱帶輻合帶內的一片對流區發展成熱帶風暴[2][3]。系統在8月30日成為熱帶低氣壓,向西北方向行進一段距離後成為熱帶風暴,然後朝接近正北方向的墨西哥移動。希瑟於9月1日消散,始終沒有登陸。[3]這場風暴也沒有造成任何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3]

颶風艾拉[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2日-9月26日
強度110 mph(175 km/h)(一分鐘) ≤
955 mbarhPa

有熱帶低氣壓於9月22日形成,並且次日就發展成熱帶風暴,9月24日達到颶風標準。艾拉向西北方向移動,一度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二級颶風強度,然後迴轉東北,強度也回落到一級颶風水平。以颶風強度登陸下加利福尼亞半島後,氣旋以熱帶風暴強度進入加利福尼亞灣,再從洛斯莫奇斯西北方向約50公里處登陸墨西哥西北部。[3]艾拉第一次登陸時的強度超過本季其它任何風暴[2],颶風最終於9月27日在墨西哥本土上空向東北偏東方向移動期間消散[3]

艾拉途經下加利福尼亞半島最南端期間導致部分輸電通訊線纜中斷[3]。墨西哥部分地區降下暴雨,其中降雨量最高的德拉古納山區達到260毫米[13]錫瓦塔內霍有1人受傷,至少10套房屋被毀[14],幸運的是沒有人員因風暴遇難[3]。起初有報導對颶風可能對天空實驗室3號太空人返回地球的過程造成不利影響表示擔憂[15],但這一擔憂並沒有變成現實[16]

熱帶風暴詹妮弗[編輯]

熱帶風暴(SSHWS
 
持續日期9月23日-9月27日
強度40 mph(65 km/h)(一分鐘) 
1007 mbarhPa

9月23日,東太平洋又形成另一個熱帶低氣壓。系統向東北方向前進,因受藤原效應影響而在颶風艾拉南部邊緣旋轉。9月24日晚,氣旋增強成熱帶風暴。[3]系統達到的最高風速為每小時60公里[2]。詹妮弗接下來再度減弱成熱帶低氣壓,並向東北偏北轉向,之後掠過瑪麗亞群島。氣旋之後以熱帶低氣壓強度從馬薩特蘭東南方向附近登陸,於9月27日消散[3]。墨西哥部分地區出現降水,降雨量最高達到190毫米[17]。風暴沒有導致破壞或人員喪生[3]

颶風凱薩琳[編輯]

2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9月29日-10月9日
強度100 mph(155 km/h)(一分鐘) ≤
978 mbarhPa

9月29日,一股熱帶低氣壓在形成6小時後升級為熱帶風暴並獲名「凱薩琳」(Katherine)。風暴向海上前進,於10月1日達到颶風標準,次日達到最高風速。減弱成熱帶風暴後,凱薩琳穿越西經140°進入中太平洋。[3]風暴繼續向西前進,方向上略為偏南,於10月9日降級成熱帶低氣壓,並且很快就因受冷空氣低壓槽的影響而消散[7]。這場風暴自始至終沒有對陸地構成威脅,也沒有造成破壞或人員傷亡[3][7]

颶風莉蓮[編輯]

1級 颶風(SSHWS
 
持續日期10月5日-10月9日
強度85 mph(140 km/h)(一分鐘) 
990 mbarhPa

10月5日,東太平洋有熱帶低氣壓形成,並於次日達到熱帶風暴標準。系統遠離墨西哥海岸平行移動,於10月7日達到颶風強度,次日達到最強風力,然後很快就開始減弱,最終於10月9日消散。莉蓮存在期間總體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之後轉向西進,始終沒有威脅到陸地,也沒有任何報導表明風暴有造成任何影響。[3]

風暴名稱[編輯]

以下列表中列出了1973年用來給東北太平洋風暴命名的名稱,與1969年的名單完全相同。由於世界氣象組織沒有把這年的任何名稱退役[18],所以下表的名字都會在1977年太平洋颶風季再度使用。列表中沒有命名的名稱將以灰色顯示。[2]

  • Ava
  • Berenice
  • Claudia
  • Doreen
  • Emily
  • Florence
  • Glenda
  • Heather
  • Irah
  • Jennifer
  • Katherine
  • Lillian
  • Mona(未用)
  • Natalie(未用)
  • Odessa(未用)
  • Prudence(未用)
  • Roslyn(未用)
  • Sylvia(未用)
  • Tillie(未用)
  • Victoria(未用)
  • Wallie(未用)

中太平洋這年沒有風暴形成,所以無需任何名稱來為風暴命名。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FAQ: When is hurricane season?. Atlantic Oceanographic and Meteorological Laboratory. [2015-07-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29). 
  2. ^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The Northeast and North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database 1949–2013 (TXT). United State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2014-07-07 [2015-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05).  A guide on how to read the database is available he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Robert A. Baum. Eastern North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of 1973 (PDF). Monthly Weather Review. 1974-04, 102 (4): 296–306 [2009-05-05]. Bibcode:1974MWRv..102..296B. doi:10.1175/1520-0493(1974)102<0296:ENPHSO>2.0.CO;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5-05). 
  4. ^ 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 NOAA. Background Information: East Pacific Hurricane Season.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6-05-22 [2009-05-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29). 
  5. ^ Previous Tropical Systems in the Central Pacific.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6. ^ 6.0 6.1 Robert Sheets. The National Hurricane Center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PDF). Weather and Forecasting. 1990-06, 5 (2): 197 [2009-05-28]. doi:10.1175/1520-0434(1990)005<0185:tnhcpa>2.0.co;2.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5-28).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The 1973 Central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 Season.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17). 
  8. ^ Charles J. Neumann. The Role in Statistical Models in the Prediction of Tropical Cyclone Motion. American Statistician. 1985-11, 39 (4): 347–357. JSTOR 2683013. doi:10.2307/2683013. 
  9. ^ About CPHC. Central Pacific Hurricane Center. [2015-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6-30). 
  10. ^ 10.0 10.1 Wea01151. NOAA Photo Library. National Oceanograph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5-06-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02). 
  11. ^ Introduction. SP-399 Skylab EREP Investigations Summary.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2015-06-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06). 
  12. ^ Neal Dorst. Subject: E7) What is the farthest a tropical cyclone has traveled ?. FAQ: Hurricanes, Typhoons and Tropical Cyclones.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04-08-13 [2015-07-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01). 
  13. ^ David M. Roth. Hurricane Irah —September 23–27, 1973 (GIF).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15-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0). 
  14. ^ Homes Reported Destroyed by Irah. Newark Advocate. Associated Press. 1973-09-26: 1. 
  15. ^ UPI. Hurricane Irah Zeroes on Baja. El Paso Herald-Post. 1973-09-26. 
  16. ^ Skylab. Danville Register. 1973-09-26: 2. 
  17. ^ David M. Roth. Hurricane Jennifer — September 24–28, 1973. Hydrometeorological Prediction Center. [2015-07-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7-21). 
  18. ^ Gary Padgett, Jack Beven, and James Lewis Free. Subject: B3) What names have been retired in the Atlantic and East Pacific basin?.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Hurricane Research Division. [2014-12-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