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1981年亞美尼亞空中相撞事件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981年亞美尼亞空中相撞事件
事故概要
日期1981年7月18日 (1981-07-18)
摘要空中相撞
地點亞美尼亞葉里溫附近
總死亡人數4
總生還人數1
第一架飛機

涉事CL-44型飛機
機型加拿大飛機公司CL-44型
營運者拉普拉塔航空運輸公司
註冊編號LV-JTN
起飛地伊朗德黑蘭
目的地賽普勒斯拉納卡
乘客1
機組人員3
死亡4
第二架飛機

一架蘇-15飛機
機型蘇-15攔截機
營運者蘇聯國土防空軍
機組人員1
生還者1

1981年7月18日,一架和蘇聯國土防空軍蘇-15攔截機和誤入蘇聯領空的加拿大飛機公司CL-44型英語Canadair CL-44商業班機在亞美尼亞上空相撞。蘇-15的飛行員成功逃生,而班機上的4人全數罹難。

事發背景[編輯]

20世紀80年代,為協助美國武裝尼加拉瓜康特拉組織,以色列阿根廷向伊朗秘密運送武器。據傳由阿根廷空軍高官控制的拉普拉塔航空運輸公司英語Transporte Aéreo Rioplatense自以色列向伊朗輸送軍火英語Israel's role in the Iran–Iraq war,以幫助後者在兩伊戰爭中取得優勢。[1]

阿根廷空軍僱傭了蘇格蘭人斯圖爾特·阿蘭·麥卡菲蒂和瑞士人安德烈·傑尼自以色列特拉維夫運送360噸美製軍火至伊朗首都德黑蘭。據說麥卡菲蒂同美國多家包機航空公司有過接觸,開價約175,000美元包機在以色列和伊朗間「運送藥品」,但這些航空公司均表示沒有興趣。1981年6月,麥卡菲蒂前往布宜諾斯艾利斯,說服拉普拉塔航空運輸公司租給他一架CL-44型飛機。[2][3]

在完成第三輪由特拉維夫經賽普勒斯拉納卡運送到德黑蘭的任務後,機組準備返回賽普勒斯。事故正是在這時發生的。[2][3][4]事故發生前,蘇聯曾要求以色列解釋經由特拉維夫沿蘇聯—土耳其邊界運送到德黑蘭的貨物究竟為何物,而以色列政府充耳不聞。[5]

事故過程[編輯]

涉事CL-44型飛機在1981年7月18日離開德黑蘭的途中偏離了航線,侵入了蘇聯加盟共和國亞塞拜然的領空。蘇聯國土防空軍派出一架蘇-15攔截機前往攔截。根據蘇聯報告,CL-44型飛機未有回應蘇聯戰機的聲光警告,試圖離開蘇聯上空,而蘇-15則直衝其尾部,兩架飛機在空中相撞,墜毀在亞美尼亞首府葉里溫附近。蘇軍飛行員成功存活,而CL-44飛機上的包括3名拉普拉塔航空人員以及麥卡菲蒂在內的4人全部喪生。[4]但安德烈·傑尼提出了不同觀點,他表示CL-44型飛機是在土耳其領空被擊落的。[2][3]

本次撞擊事件是否為蘇軍故意發動尚不明確。[4]事件中的蘇軍飛行員稱其是為截停敵機有意為之,而西方航空專家認為他不過是錯過了一個轉彎,編造了「自我犧牲」的英勇事跡。[6]

參考資料[編輯]

  1. ^ Joseph, Gilbert Michael; Spenser, Daniela. In from the cold : Latin America's new encounter with the Cold War.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65. ISBN 9780822341024. OCLC 159919399. 
  2. ^ 2.0 2.1 2.2 Soviets down Argentine plane: Did crash involve Israel-Iran deal?. The Bulletin (London). 1981-07-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英語). 
  3. ^ 3.0 3.1 3.2 Israel sold arms to Iran: claim. The Age (London). 1981-07-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22). 
  4. ^ 4.0 4.1 4.2 航空安全網資料庫上的事故資料
  5. ^ Ben-Menashe, Ari. Profits of War : Inside the Secret U.S.-Israeli Arms Network.. Chicago: Trine Day. 2015. ISBN 9781634240505. OCLC 912235679. 
  6. ^ James Oberg. The Bloody Border: Chapter 3 from 'Uncovering Soviet Disasters'. James Oberg's Pioneering Space. Random House: 32–49. [2019-11-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