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分類討論:碳-碳鍵形成反應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分類依照頁面品質評定標準無需評級。
本分類屬於下列維基專題範疇:
化學專題 (獲評分類級不適用重要度
本分類屬於化學專題範疇,該專題旨在改善中文維基百科化學相關條目類內容。如果您有意參與,請瀏覽專題主頁、參與討論,並完成相應的開放性任務。
 分類級分類  根據專題品質評級標準,本分類無需評級。

關於類別Carbon-carbon bond forming reactions的翻譯問題[編輯]

Carbon-carbon bond forming reactions的這個類別,現有兩個中文版本,一個是:Category:碳-碳鍵形成反應;一個是:Category:碳-碳鍵生成反應

就習慣來講,大多使用「形成化學鍵」而並非「生成化學鍵」,不知各位意見如何?Merphisto (留言) 2011年7月12日 (二) 06:48 (UTC)[回覆]

我記得徐壽昌的有機教材里是「形成反應」。「生成」沒有怎麼見過,不知道台灣的教材里怎麼翻譯的。--海牛歡迎吐槽^^出錯總結2011年7月12日 (二) 06:59 (UTC)[回覆]

個人看法:「形成」貌似多用於描述「涉及到分子內產生某些局部結構(化學鍵、親電子中心、親核中心)」,如「形成碳碳鍵」、「形成碳正離子」等;「生成」貌似多用於描述「經過一個反應而產生了一種分子」,如「丙酮酸經乳酸脫氫酶酶反應生成乳酸」等。

將兩者放在同一段話中:「葡萄糖與三磷酸腺苷在己糖激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6-磷酸,反應中葡萄糖6號位碳羥基中的氧原子作為親核體進攻ATP中磷醯基磷原子,形成雙金字塔結構的中間體」

因此,我認為「Carbon-carbon bond forming reactions」應該譯為「Category:碳-碳鍵形成反應」——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7月12日 (二) 16:10 (UTC)[回覆]

若是這樣,可把所有的 移至Category:碳-碳鍵形成反應Merphisto (留言) 2011年7月19日 (二) 08:48 (UTC)[回覆]

個人意見確實是如此,但希望傾聽大家更廣泛的意見。——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7月21日 (四) 19:07 (UTC)[回覆]

個人認為形成更恰當。--Makecat (留言) 2011年7月24日 (日) 01:34 (UTC)[回覆]

「形成」肯定是更好的,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貌似在維基百科裡看到「生成」更多。--CHEM.is.TRY 2011年7月24日 (日) 04:46 (UTC)[回覆]
貌似樓上很多編輯化學條目的維基人都有此看法,那就定了吧。——Shakiestone (留言) 2011年7月28日 (四) 16:53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