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成化新风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vfd|關注度|date=2019/04/06}}

{{notability|time=2019-03-06T17:29:40+00:00}} {{Onesource|time=2015-08-27T03:54:28+00:00}} {{Refimprove|time=2015-08-27T03:54:28+00:00}}

明憲宗畫像

成化新風指的是明憲宗朱見深在位期間的治世。明憲宗登基後,改年號為成化,即位之初還是以明君的形象出現,在位期間的治理成就後世好評不少,期間政治氣氛寬鬆,而且還多次減免民間稅賦,善政史不絕書。清修《明史》評價成化年間明朝,治理成就堪稱仁宣之治媲美{{參考|name=新風1|{{cite book|author=張嶔|title=《明朝原來是這樣·成化時代功過多》|year=2014|publisher=現代出版社|isbn=9787514329308|pages=第125—126頁|accessdate=2015-01-05|language=中文}}}}。

背景[編輯]

奪門之變明英宗重新奪回帝位,明代宗時期被其叔父廢黜的太子朱見深再次被立為太子,天順八年(1464年),明英宗去世,朱見深繼承大統,次年改年號為「成化」,成為明朝的第八位皇帝{{參考|name=新風3}}。

措施[編輯]

政治[編輯]

明憲宗即位後除了積極勤政外還給于謙平反,為叔父景泰帝恢復了帝號,重修景泰帝陵寢。他為人寬和,不管朝臣怎麼攻擊,基本都不會動怒,對待言官也是十分寬容,什麼樣的建議都能認真聽取{{參考|name=新風2}}。明憲宗沒有保持過去的派系仇恨或者尋求報復。在一定程度下他重視朝廷中的正直和幹練的官員{{參考|{{cite book|author=[英] 崔瑞德,[美] 牟復禮|title=《劍橋中國明代史(上卷)·第六章·成化和弘治統治時期》|year=2006|isbn=9787500410119|pages=第336頁|accessdate=2015-01-05|language=中文}}}}。在他執政期間的明朝是一個著名的人才薈萃時代,文臣中有三元宰相商輅,武將中有王越,都是獨當一面的幹才。後世對這個時代評價是:「主昏於上,臣奮於下」。意思是說諸多能臣雲集在他身邊{{參考|name=新風2|{{cite book|author=張嶔|title=《明朝原來是這樣·成化時代功過多》|year=2014|publisher=現代出版社|isbn=9787514329308|pages=第108頁|accessdate=2015-01-05|language=中文}}}}。再加上任用李賢為相,成化初年可謂人才濟濟,朝政也比較清明{{參考|name=新風3|{{cite web|title=明憲宗朱見深|url=http://js.e21.cn/zpsc/upload_file/3/2008/07/31/20080731091029_35602391/%D7%F7%C6%B7/data/17/8.htm%7Cpublisher=中国历代帝王%7Caccessdate=2015-01-05%7Clanguage=中文}}{{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即使是把明憲宗罵到一無事處的《罪惟錄》中的得出的結論也是他治理下的國家「幸稱小康」,而《明史》則稱「閭里日益充足,仁、宣之治於斯復見」

軍事[編輯]

明憲宗時常還巡查禁軍,考試士兵訓練,還從不斷南下入侵的韃靼部手裡,一舉收復河套地區,使得套寇問題基本解決{{參考|{{cite book|author=張嶔|title=《明朝原來是這樣·成化時代功過多》|year=2014|publisher=現代出版社|isbn=9787514329308|pages=第117—124頁|accessdate=2015-01-05|language=中文}}}}。

社會與經濟[編輯]

明憲宗朱見深作《一團和氣圖》

明憲宗在位二十多年來一直關心民生,在他執政的這幾十年裡是明朝開倉賑濟極其頻繁的時期{{參考|name=新風2}}。

成化年間的社會風情堪稱千姿百態,工商業更加繁榮,甚至出現了許多新興的商業城市。商人的地位也大大提高,這時候的商人可以通過捐納等方式,獲得了科舉資格{{參考|name=新風1}}。

此時的市民經濟同時也繁榮起來,有錢的中產階級也是越來越多,消費觀念也逐步轉變了。這時候的明朝人生活越發講究品質,衣食住行都追求奢華。開始還是城市裡那樣,後來連偏遠的鄉村,也競相模仿。普通的農家節日喜慶排場規模也越來越豪華。消費一繁榮,生產水平也進步了,這時候的手工業也發達,聞名於世的成化瓷,就是在這個時候應運而生{{參考|name=新風1}}。

為解決荊襄流民問題,明憲宗一方面安置流民將流民用戶籍的形式固定在當地,另一方面設置了鄖陽巡撫鎮壓流民造反{{參考|name=新風3}}。

文化[編輯]

此時的文化氛圍也大為鬆動,出現了不少新興的學派和儒學大師。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廣東江門的「白沙先生」陳獻章。此外文學和書畫方面,更形成了各種流派。對這豐富多彩的文化局面,明憲宗更是採取寬容態度,他本人所繪畫的《一團和氣圖》堪稱中國古代繪畫的精品之作{{參考|name=新風1}}。

評價[編輯]

有說法認為成化新風為大明中後期經濟上的「資本主義萌芽」和文化上的百花齊放,奠定了一定基礎{{參考|name=新風1}}。然而明代的「資本主義萌芽」十分嫩弱,受到的阻力甚大,明王朝擔心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會導致威脅和瓦解地主經濟,動搖專利制度的基礎,故以國家權力實行加重稅收、壟斷礦治、禁海等政策,阻滯了「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1]

參考資料[編輯]

{{Reflist}} {{RefFoot}} {{ReflistF}}

參考書籍[編輯]

  • 方志遠,《正說明朝十二帝系列·成化皇帝大傳插圖本》,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2008年。
  • 阮景東,《明朝時代(上卷)·第三十八章 成化新風》,2014年。

參見[編輯]

{{明朝歷史事件}} {{明朝歷代盛世}}

Category:明朝歷史 Category:中興 Category:中國歷代盛世 Category:明朝歷史事件事件

  1. ^ 王兆春《中國火器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ISBN 9787800213045,第278-27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