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圖書館:拉穆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世界遺產概要表

|site_img = File:Lamu Town.jpg |site_img_capt = |site_img_width = 275px |zh_name = 拉穆古鎮 |en_name = Lamu Old Town |fr_name = Vieille ville de Lamu | country = {{KEN}} | Region = 非洲 |area = 15.6ha |criterion_c = (2), (4), (6) |criterion_n = |rg_year = 2001年 |ex_rg_year = |remarks = |iucn = |ID = 1055 |map_img = |map_img_width = 275px |Coor={{coord|02|16|S| 40|55|E|display=inline,title}} |}}

拉穆鎮(Lamu)是肯亞拉穆島最大的城鎮,而該島屬於拉穆群島的眾多島嶼之一。拉穆鎮歷史悠久,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該鎮由濱海省負責管轄,處於蒙巴薩東北面341公里,是拉穆郡的首府,始建於1370年,面積1.275平方公里,2009年人口18,382,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4,417人。

歷史[編輯]

拉穆是肯亞的最古老的城市,是東非海岸線上最早的斯瓦希里定居點之一。

有資料曾提及在1415年,鄭和船隊的若干船隻在肯亞拉穆島附近沉沒。據說,有倖存者說在島內定居,並和當地婦女結婚。[1][2]考古學以及DNA測試證實了這個說法的真實性。[3]

拉穆港有著至少1000年的歷史。對早對這座小鎮的文字記錄是由阿拉伯旅行家Abu-al-Mahasini做出的。他於1441年遇到了一位來自拉穆、去麥加朝拜的法官。

小鎮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包括1506年開始的葡萄牙入侵,以及1813年(Shela戰爭爆發之年)前後阿曼人的統治。葡萄牙人對印度洋沿岸貿易的成功控制,促使他們入侵拉穆。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裡,葡萄牙壟斷了東非沿岸的航運,並對當地原本已有的商業渠道徵收出口稅。在16世紀80年代,拉穆人在土耳其突襲者的促使下,領導了一場針對葡萄牙人的叛亂。在1652年,阿曼協助拉穆脫離葡萄牙的管制。成為阿曼的保護國之後,拉穆開始步入其黃金時代。在此期間,拉穆成為一個政治、藝術、詩歌、手工藝品和貿易中心。

經濟[編輯]

拉穆的經濟曾建立在奴隸貿易的基礎之上,直至1907年奴隸貿易制度的廢止。其他傳統出口商品包括象牙紅樹、龜板和犀牛角,通過印度洋運往中東和印度。除了廢除奴隸制之外,1901年烏干達鐵路修建(該鐵路的起點是蒙巴薩港,與拉穆在經濟上有競爭關係)也嚴重阻礙了拉穆的經濟發展。旅遊業已逐步取代貿易,成為當地經濟的推動力。

景點[編輯]

該鎮始建於14世紀,擁有許多優秀的斯瓦希里建築。老城區已作為「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東非斯瓦希里定居點」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作為昔日的奴隸貿易中心,拉穆的人口種族分布非常多元化。拉穆位於阿拉伯的主要貿易路線上,因此,其人口主要是穆斯林。 由於街道狹窄,汽車不准駛入。通過步行、自行車或以代步,可以很輕鬆地探索整個小鎮。

拉穆有若干博物館,其中包括拉穆博物館——陳列有作儀式之用的(稱為錫瓦 ,siwa),其他博物館都致力於展示斯瓦希里語文化,或者提供當地郵政服務 。拉穆鎮的著名建築包括:

  • 拉穆堡:貝特國的蘇丹 Fumo Madi ibn Abi Bakr,開始建立這座海邊堡壘,以保護他遭到冷遇的政府的成員。1809年他去世的時候,堡壘的第一層尚未完工。堡壘直到19世紀20年代初才得以完成。
  • 姆納拉尼清真寺
  • 里亞德哈清真寺:與葉門 Hadramaut有家族聯繫的謝里夫 (阿拉伯部落的守護者)哈比卜薩利赫,於19世紀80年代來到拉穆定居,並成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宗教導師。哈比卜薩利赫了巨大的成功,吸引了許多信徒,並於1900年建成了里亞德哈清真寺。他在1935年他去世後,他的兒子將里亞德哈清真寺發揚光大,最後成為對伊斯蘭文化研究最負盛名的東非中心之一。該清真寺是Maulidi節聚會的中心,該節日是在每年先知氏出生月的最後一周慶祝。節日期間,來自蘇丹剛果烏干達坦尚尼亞桑給巴爾的朝聖者聚集於此,與當地人一同歌頌穆罕默德。
  • 毛驢保護區:由於島上沒有機動車輛,運輸及其他重型工作都依賴驢子的幫助。島上約有2000-3000頭作業毛驢。1985年,英格蘭毛驢保護區的伊莉莎白·斯文森博士首次訪問拉穆。她對驢子的狀況感到憂心忡忡,並於1987年成立了該保護區。[4]該保護區為所有驢子提供免費的治療。

圖冊[編輯]

{{Gallery |title=相關圖片 |width=150 |lines=2 |Image:LamuFort.jpg|拉穆堡 |Image:LAMU Riyadha Mosque.jpg|里亞德哈清真寺 |Image:Donkey Hospital, Lamu, Kenya (June 30, 2001).jpg|毛驢保護區 |Image:LamuPoliticalParade (July 2001).jpg|2001年7月在拉穆舉行的政治遊行 |Image:07 StoneHouse Window (June 30 2001).jpg|拉穆石屋酒店賓館外的風景 |Image:Lamu_town_square.jpg|位於拉穆堡前的拉穆城鎮廣場(1996年) |Image:Lamu town on Lamu Island in Kenya.JPG|拉穆鎮的濱海區 }}

登錄基準[編輯]

{{世界遺產基準|2|4|6}}

參考資料[編輯]

{{reflist}}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commonscat|Lamu}}

{{肯亞世界遺產}}

Category:拉穆鎮 Category:拉穆群島 Category:肯亞考古遺址 Category:肯亞世界遺產 Category:肯亞城市

  1. ^ {{cite book |last=Eliot |first=Charles |authorlink= |coauthors= |editor= |others= |title=The East African Protectorate |origdate= |origyear= |origmonth= |url= |format= |accessdate= |accessyear= |accessmonth= |edition= |series= |date= |year=1966 |month= |publisher=Routledge |location= |language= |isbn=0-7146-1661-3 |oclc= |doi= |id= |pages=11 |chapter= |chapterurl= |quote= }}
  2. ^ {{cite web |url=http://ke.china-embassy.org/eng/sbgx/t202741.htm |title=Kenyan girl with Chinese blood steals limelight |accessdate=2009-04-03 |format= |work=Chinese Embassy in Kenya |archive-date=2012-10-28 |archive-url=https://www.webcitation.org/6BjurXwjs?url=http://ke.china-embassy.org/eng/sbgx/t202741.htm |dead-url=no }}
  3. ^ {{cite web |url=http://www.nytimes.com/1999/06/06/magazine/1492-the-prequel.html?sec=&spon=&pagewanted=6 |title=1492: The Prequel |accessdate=2009-04-03 |format= |work=The New York Times |archive-date=2016-03-08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8112733/http://www.nytimes.com/1999/06/06/magazine/1492-the-prequel.html?sec=&spon=&pagewanted=6 |dead-url=no }}
  4. ^ [8] ^ 毛驢保護區 {{web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828225848/http://www.thedonkeysanctuary.org.uk/site/1/Kenya.html |date=2008-08-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