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HNlander/2019-04-11
- 您覺得我抬槓,我絲毫不介意。如果我是要鬥爭,我倒是羨慕拉幫結派的那種,至少我不會喉嚨干啞;我也不會遇到爭議就神隱,搞得我好像某些政治人物一樣。
- 小的才疏學淺,不得不長篇大論,還請原諒。
- 1. 關注度問題需要「有效介紹」「可靠來源」「獨立於主題實體」,還需要滿足「維基百科不是什麼」之類的社群共識。
- 首先,不是每一次解放軍跨越什麼東西,就能寫個條目的,不然維基百科早就應該充斥著200X年解放軍穿越宮古海峽事件等雲者。解放軍穿越巴士海峽、宮古海峽等等條目如果真要寫,還真是有大量新聞報道評論可以寫作,還有美國、日本的回應、拍照檔案等等,且有首次通過什麼海峽、首次通過第一島鏈等等等的意義雲者。但是維基百科不是這些瑣碎新聞動態的收集地,而且後續的學術研究更有可能研究「解放軍穿越島鏈活動」而非「解放軍第一次穿越島鏈某海峽」這種單一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我不認為此次事件採取了學術界的可靠來源,而且我認為學術界甚少關注連續事件中的孤立事件並為之長篇大論,但是諸位可以以此寫作滿足學術界可靠來源的關注度。
- 其次,在談論新聞群組織的可靠來源時,「混有較多評論的報道不應視為新聞報道,其可靠性需單獨討論」,且說明「由外部作者撰寫的評論文章,是作者觀點的可靠一手來源,但不能作為事實的可靠來源」。
a) 我認為,此處的外部作者和新聞群組織包括台灣的政府新聞發布機構,其對事件作出的評價只能代表自身立場和觀測,這就像印度軍方指責中國在邊界使用無人機一樣,維基百科不應當預判其正確與否。以此為依據作為再評論的文章,其可靠性需要進行討論。
b) 「混有較多評論的報道」的可靠性需要單獨討論。首先,社評多數情況下不應該作為來源;其次新聞事實陳述裡面的評論,我認為也不應該作為對事實描述的來源;第三點,評論太多的文章往往缺乏「有效介紹」。如同文章引述的大量文章裡面,大多僅僅指某年某月某時跨越海峽中線,引起台灣方面某某反應等等,過於簡略,對事件具體情況語焉不詳,稱不上「有效介紹」,且這些事實從內容到來源高度重複。
在講事件引起「台灣方面某某反應」時,更像是在以事件為引子介紹「台灣方面某某的反應」,而對於事件本身則一筆帶過。如果如此淺薄的關聯性就能凸顯這些評論對於條目本身的重要性,那麼大陸社會大小事項的條目裡面都應該有王思聰的評論才對,在某次災害的描述裡面,應該把所有明星的祈禱及其內容一一列上去。事實上,我覺得除非媒體在介紹這件事情的時候提到王思聰的評論或者明星的哀悼,否則百科沒有必要把所有人的評論記錄在案,而不是看到王思聰對此事的意見就加上去。這篇文章大量引述有的沒的觀點以及回應,反而不利於事實陳述。
並非是不允許跟進新聞報道,但是如今的新聞媒體報道,仍屬於瑣事性質,除非有概括性、回顧性的報道或者文獻去針對這次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去進行全方位的梳理。概括性、回顧性的報道也可以證明此次事件本身不是瑣事且具有獨立關注度。
c) 此外,雖然說大部分報道的新聞機構屬於「獨立於主題實體」,但是其多為依據「主題實體」的描述轉述而未加獨自求證時,這不構成多方來源。如果不能認清這一點,則會造成循「真消息的轉引多,因而轉引多的消息為真」的邏輯謬誤,維基百科不應當作出如此的判斷,而且邏輯自相矛盾違反內容方針,邏輯謬誤不止有實質內容的錯誤,其論證邏輯也很關鍵。文章中多處「為了」等詞彙所使用的邏輯,疑似造成相關蘊含因果、後此故因此的邏輯謬誤,而且在這件事情上論證因果邏輯很荒謬,因為你其實並不是中南海的蛔蟲,你怎麼知道軍方是怎麼想的?這樣,來源的可靠性再次受到質疑。
d) 在可靠的來源論及如何評估來源時,談到:「若是二次文獻,那麼該文獻的作者是否有引用多個分別獨立的一次文獻?」這個條目的一次文獻在哪裡呢?台灣行政部門,而且諸多媒體少有寫引用出處。我覺得我去質疑其來源可靠性,沒有什麼問題。
綜上,大量可靠來源缺乏有效介紹造成瑣事記錄過多,進行介紹的來源可靠性方面存在疑問且難以獨立於事件主體。加之當前事件名稱存在歧義(見後文),名稱未見於諸報端或者學術討論中,我無法做出其符合關注度的判斷。
- 2. 內容不穩定——閣下已經提到了一點,即後續新聞跟進。但是另一點和時間歧義有關,如果2019年不止一次「越線」事件,而條目只關注此次事件,則又會造成不合理的比重,再次損毀條目的中立性。我不認為內容有潛在機會大幅度變更的條目屬於內容穩定類型。
- 3. 至於台灣立場明顯,
- 第一點,我從來沒有說過「大陸方面官方未發表觀點」的話語,我只是提醒諸位,事件的介紹和描述未經多方證實,因此我認為應當歸屬潛在偏見。而且正是如閣下所言,「大陸方面官方未發表觀點」,這個條目關於事實的描述更顯得片面,而將片面的言論不加歸屬地放大,我認為是違反中立的觀點的。我明白,即便我是一個認定其描述事實完全錯誤的人,我也應當為「敵人」寫文章——但是,我「不用聲稱任何事,只用寫道『某某人認為____________,從而____________』」。那對於抱有事先認定事實為正確的相反偏見的人何嘗不是如此呢?
- 其次,如同我一開始指出的,「越線事件」標題本身就帶有地域中心成分,請問是哪一根線?如果閣下對台灣不夠關注或者了解,真的確定不是跨越中印邊界線,而能篤定是台海中線?中國大陸諸媒體在描述事件的時候,均採取引號「越線」的形式,以特指事件,並且在內文寫明「台海中線」,指出台海中線不被承認[1]。為什麼?我認為,一是「越線」的歧義過多,二是從中國大陸的角度而言,「台海中線」不存在,且更非國境線,而何來越線之說?以地域觀點來定義事件名稱,如同使用排我納匪案等稱謂時,請謹慎。此外,通過Google搜尋維基百科以外的關於該條目標題時,稱為越線的多為台灣媒體,其餘媒體多數稱為「中線」或者「海峽中線」。鑑於其命名不易於識別且帶有多重歧義(還有我指出的時間歧義),我不認為這篇條目的標題符合命名常規;而且我對「越線」一詞使用表示不滿,這一詞語有暗示台海中線不可逾越之嫌疑,而這是典型的台灣立場。
- 再者,條目多次呈現不合理的比重。例如首段將中美台三方觀點羅列,但實際上美國並非事件的參與者,如果要論及評論者亦不止美國一方。再例如,即便如同閣下所言缺少大陸的來源和回應,但是說明「大陸方面沒有回應」這一事實也並非不可以做的。再例如,「此次事件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戰鬥機自2011年後首次越過台灣海峽中線,也被認為是自1999年後首度有意地越過台灣海峽中線,同時這被視為[誰?]21世紀以來最為嚴重的越過台灣海峽中線行為」——請問閣下「嚴重」一詞是在講好事的時候用的,還是在講壞事的時候說的?即便是當作壞事來講,有沒有給講好處的任何機會呢?此處論述不平衡、比重不合理。再例如,「同時,台灣持續增加防空戰力」的後續描述因其比例不當,並不中立,已經有人指出。再例如,能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前面加上「官方背景」的頭銜,為什麼不再台灣媒體頭上加上藍綠?這種論述比例的不平衡不是在暗示什麼嗎?暗示環球時報代表官方發聲?再例如,「美國對於中華民國的政治決策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力」,這話說得對大陸就沒影響力了一樣,而且似乎在暗示美國和RoC是一夥的,後面的描述講的也文不對題,評論過多。
- 最後,文章的背景描述有預置因果的嫌疑,我對於這種公然預設立場的行為表示強烈憤慨和譴責!「而這次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越線事件,便被認為是經過計劃、為了震攝台灣獨立運動人士的武嚇行動,而非偶發的行為。」「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揭仲便指出,中國大陸顯然是針對美國近期的動作,以及為了對台灣施壓,才會打破長期的默契。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召集人林郁方也認為此次事件是中國大陸對美國的試探與警告。中國人民解放軍專家亓樂義則認為此次越線時間的政治意涵大於軍事意涵。」這樣根本不算是背景描述,而已經開始談論因果了!把後續的評論內容提前到事件描述之前,讓人提前代入了一種因果判斷,再去閱讀事件,而不是讓讀者通過事實自己判斷,這樣所描述的內容哪裡還是背景資料?不就是編者的暗示和所指嗎?
- 4. 作者對於內容的引用不當,我也是很服氣的,而且似乎還有很多藉口,具體不當原因參見關注度問題談論可靠來源,以下僅限舉例。
a) 前文所陳述之環球時報例子已經有了很大修正,但是不歸屬人稱的現象廣泛存在,「被」字句大量使用導致大量描述實際上還是因為缺乏說話人物語焉不詳。
b) 「台灣軍機被迫放棄到海峽中線以西活動」,「被迫」一詞語焉不詳,按照原文[2][3]意思是美國方面壓力,此處按照上下文易誤解為大陸方面壓力。
c) 「在1個小時內,中華民國外交部於第一時間通知區域內理念相近的夥伴國家」——來源文章[4]未見「1個小時內」的內容。
參考資料
- ^ 美国又无理指责我军机“越线”,到底谁想“改变现状”?. 觀察者網. 2019-04-03.
- ^ 巷仔內》因李登輝「兩國論」失守的海峽中線. NowNews. 2019-04-01.
- ^ 海峽中線默契 當初竟是美方限制國軍「反攻大陸」?. UDN. 2019-04-02.
- ^ 國土一寸不讓!總統:共機越中線 強勢驅離. U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