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優良條目/2018年10月15日
外觀
香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是19世紀後期建成的歌德式聖堂。它亦是天主教香港教區的主教座堂,位於堅道16號。主教座堂前身是一座於1843年落成,位於砵典乍街和威靈頓街交界的聖堂。聖堂於1858年擴建,然而一場火災於1859年將聖堂焚燬。1860年,由於教會希望進一步擴充,於是原地重建聖堂。1860年重建的聖堂於1886年拆卸。現時位於堅道的聖堂於1883年進行動工儀式和開始建造。聖堂以磚和石建成,由位於倫敦的柯利和漢森公司設計。1888年12月7日(聖母無染原罪瞻禮的前一天),聖堂舉行首次獻祭並於翌日啟用。恩理覺主教、高若瑟主教和祝福主教於1938年將聖堂祝聖。它在香港保衛戰中遭受破壞。隨後的日佔時期期間,這座聖堂跟其他宗教建築相比下並沒有受到很多破壞。香港宗座代牧區於1946年升為教區,聖堂變成主教座堂。主教座堂在2002年完成翻新工程。香港古物諮詢委員會於2010年將它評為一級歷史建築。主教座堂外有一個供舉辦不同活動之用的廣場,正門上方有有一尊手握十字架的耶穌像。座堂內現時有一個主祭台、尖塔、聖體小堂、福傳小堂、中華殉道聖人小堂和亡者小堂等設施。香港天主教教會的首任宗座監牧、3位宗座代牧及4位教區主教在座堂內安葬,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聖髑於福傳小堂存放。另外,主祭台和中華殉道聖人小堂亦分別安放了一些聖人的聖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