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狄普 (1979年)
颱風(日本) | |
---|---|
五級超級颱風(美國) | |
形成 | 1979年10月4日 |
消散 | 1979年10月24日 |
(1979年10月19日起轉變成溫帶氣旋) | |
最高風速 | 10分鐘持續: 260公里/小時(160英里/小時) 1分鐘持續: 305公里/小時(190英里/小時) |
最低氣壓 | 870百帕(毫巴);25.69英寸汞柱 (為世界歷史最低) |
死亡 | 共99人 |
影響地區 | 關島、日本、蘇聯 |
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的一部分 |
颱風狄普(Typhoon Tip)為1979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9個被命名的風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強的熱帶氣旋。10月12日,聯合颱風警報中心評定狄普的接近中心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305公里,海平面氣壓為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全球有紀錄以來中心氣壓最低的熱帶氣旋,而這紀錄至今仍未打破;狄普的風圈直徑長達2,200公里,亦是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大的熱帶氣旋。
美國空軍氣象局先後60次派出偵察機前往狄普中心進行探測,因此成為近距離觀測次數最多的熱帶氣旋之一[1]。美國海軍陸戰隊在日本神奈川縣的軍營因狄普的影響而發生火災,導致13人遇難,68人受影響。日本其他地區亦受狄普影響而發生水災,導致42人喪生,許多船隻沉沒,並至少造成44人死亡或失蹤。
氣象歷史
[編輯]1979年10月,從菲律賓一直延伸到馬紹爾群島的季風槽內發展出3股環流。其中位於關島西南方向的一股擾動天氣於10月3日發展成熱帶風暴羅傑,當天晚上,澎貝島以南洋面形成另一股熱帶擾動,這股熱帶擾動之後發展成颱風狄普。赤道周圍大片海域產生的強烈外流都被捲入羅傑的環流,所以澎貝島以南海域形成的擾動一度無法得到顯著發展。雖然外界氣流格局不利,但這片擾動在向西移動期間還是逐漸組織起來,只是由於受熱帶風暴羅傑的大規模環流影響導致移動方向變化不定,緩慢以環狀路逕到達楚克州東南方向洋面。10月4日晚,飛入系統的颶風獵人偵察機確認其中存在閉合下層環流,10月5日清晨,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布針對第二十三號熱帶性低氣壓的首份警報。[1]
熱帶性低氣壓在逼近楚克州期間增強成熱帶風暴狄普,但其組織結構由於受到熱帶風暴羅傑的影響而無法得到顯著改善。從偵察機獲得的數據可以追蹤氣旋表面環流的移動軌跡,通過衛星圖像估算的風暴中心位置距其實際方位相差約60公里。繼續飄忽不定地移動數天後,狄普於10月8日開始穩步朝西北方向前進。熱帶風暴羅傑這時已轉變成溫帶氣旋,所以南向氣流開始捲入狄普。這時還有上層熱帶低壓槽移動到關島以北,從狄普北面提供非常有利於發展的外流通道。氣象部門起初預計氣旋會繼續向西北方向移動並登陸關島,但系統實際上於10月9日清晨轉向西進,從該島以南約45公里海域掠過。這天晚上,狄普達到颱風強度。[1]
由於外界環境非常有利,颱風狄普在西太平洋開放海域得以爆發性增強。10月10日晚,其強度已經達到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的四級標準,並於次日成為超級颱風。10月9至11日,狄普的中心氣壓下降了92毫巴(百帕,2.72英寸汞柱),並且環流直徑達到創紀錄的2220公里。颱風還在繼續強化,10月12日清晨偵察機測得的氣壓低至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創下世界歷史上的熱帶氣旋新低,風速則高達每小時305公里,其時系統中心位於關島西北西方向約840公里[1]。日本氣象廳提供的數據認為狄普達到最高強度時的十分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260公里[2]。颱風處於最高強度時,其風眼約有15公里寬[1]。
接下來,狄普的風力時速降至230公里,這一強度在系統繼續向西北西方向移動的過程中保持了數日之久。達到最高強度過後的5天裡,颱風外圍風速在每小時55公里以上的風場範圍平均半徑仍然超過1100公里。10月17日,風暴開始逐漸減弱,覆蓋範圍也隨之縮小,並於次日因受中層低壓槽的影響轉向東北。氣旋從沖繩縣以東約65公里海域經過,然後前進速度提高到每小時75公里。10月19日,狄普以風力時速130公里強度登陸日本本州,並繼續向東北方向快速穿越該國,登岸僅數小時後就在本州北部上空轉變成溫帶氣旋[1]。狄普的溫帶殘留繼續朝東北前進並逐漸弱化,於10月22日穿越國際日期變更線,氣象部門是在距阿拉斯加州不遠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洋面最後一次監測到其蹤影[2]。
排名 | 熱帶氣旋 | 名稱(英文) | 登陸時間(UTC+8) | 登陸地點 |
---|---|---|---|---|
1 | 佩姬 | Page | 1990年11月30日 13時 | 和歌山縣西牟婁郡白濱町以南 |
2 | 黛拉 | Dinah | 1967年10月28日 2時30分 | 愛知縣南部 |
3 | 蘭恩 | Lan | 2017年10月23日 2時 | 靜岡縣掛川市附近 |
4 | 蠍虎 | Tokage | 2004年10月20日 12時 | 高知縣土佐清水市附近 |
5 | 歐珀 | Opal | 1955年10月20日 11時 | 和歌山縣田邊市附近 |
6 | 狄普 | Tip | 1979年10月19日 8時30分 | 和歌山縣西牟婁郡白濱町附近 |
7 | 瑞伯 | Zeb | 1998年10月17日 15時30分 | 鹿兒島縣枕崎市附近 |
8 | 凱立 | Kelly | 1987年10月16日 23時 | 高知縣室戶市附近 |
9 | 露絲 | Ruth | 1951年10月14日 18時 | 鹿兒島縣市來串木野市附近 |
10 | 黃蜂 | Vongfong | 2014年10月13日 7時30分 | 鹿兒島縣枕崎市附近 |
影響
[編輯]狄普存在早期產生大量降雨,安德森空軍基地在颱風經過關島附近洋面期間的總計降雨量高達2310毫米[1]。風暴大規模環流的外圍雨帶給菲律賓呂宋島山區帶去中等程度降雨[3]。
颱風產生的豪雨引發洪水,突破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位於橫須賀市附近訓練設施富士營的防洪牆[4],營地內的海軍陸戰隊員進入山上的木屋躲避,但屋內還設有油庫,由於受到洪水的影響,兩隻橡膠儲油囊的軟管出現破損並脫落,導致大量燃油洩露並流到山下,被其中一間木屋配備的暖氣設備引燃[5][6][7],這場火災奪走了13名海軍陸戰隊員的生命,另有68人受傷[1],營地的兵營毀於一旦[4],還有包括15間木屋在內的其他多所建築物被毀[5][8]。兵營之後得以重建[4],還為所有在火災中喪生的軍人建有紀念場所[5]。
颱風狄普從沖繩以東約65公里海域掠過,當地持續風速約每小時72公里,陣風時速達到112公里。日本的持續風速缺乏數據紀錄,估計應該處在颱風強度的最低標準。該國的農業和漁業因這場颱風過境而遭受了數百萬美元的損失。[1]有8艘船擱淺或沉沒,44名漁夫遇難或失蹤;一艘中國貨輪因遭遇颱風而斷成兩截,幸運的是其上46名船員均順利獲救[3]。豪雨在日本各地山區引發了600餘起土石流,超過2.2萬套民居被洪水淹沒,導致42人死亡,另有71人失蹤,283人受傷[3]。有70處河堤決口,27座橋梁和約105處堤防被毀。風暴過去後,至少有1.1萬人流離失所。狄普摧毀了包括蘋果、大米和桃在內的多種作物,還有5艘船隻因海況惡劣沉沒,首都東京都有多幢50層高的建築物在大風之下左右搖晃[9][10]。日本交通也受到嚴重影響,有200次列車和160架次國內航班取消[11]。有報道稱,狄普是13年來侵襲日本的最強風暴[12]。
紀錄和數據
[編輯]排名 | 颱風 | 年份 | 氣壓 | |
---|---|---|---|---|
百帕 | 英寸汞柱 | |||
1 | 狄普 | 1979 | 870 | 25.69 |
2 | 娜拉 | 1973 | 875 | 25.84 |
裘恩 | 1975 | |||
4 | 艾達 | 1958 | 877 | 25.9 |
5 | 克蒂 | 1966 | 880 | 25.99 |
莉泰 | 1978 | |||
范妮莎 | 1984 | |||
8 | 妮娜 | 1953 | 885 | 26.13 |
瓊安 | 1959 | |||
伊瑪 | 1971 | |||
佛瑞特 | 1983 | |||
梅姬 | 2010 | |||
來源:日本氣象廳北太平洋颱風
最佳路徑分析數據。[2] |
狄普是全球有紀錄以來覆蓋範圍最大的熱帶氣旋,風圈直徑長達2220公里,打破了1951年颱風瑪芝的1130公里[13][14][15],狄普的覆蓋面積為美國本土的一半[16]。根據日本氣象廳的紀錄,狄普的10分鐘平均風速達140節(每小時260公里),[2]一度是10分鐘平均風速最高紀錄的保持者,該紀錄直至2016年才被氣旋溫斯頓所打破。
狄普的中心氣壓為870毫巴(百帕,25.69英寸汞柱),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氣壓最低及最強的熱帶氣旋,其中心氣壓更低於2015年颶風派翠莎的872毫巴(百帕,25.75英寸汞柱)[1][17][18]。雖然狄普部份創下的紀錄至今仍然未被打破,但仍有學者對狄普的最強熱帶氣旋稱號提出質疑;3位學者通過研究1992年颱風蓋伊和1995年颱風安吉菈的數據,並透過德沃夏克分析法發現所得出的讀數均高於狄普,因此該兩個熱帶氣旋均有可能比狄普要強[19]。此外,近期有一些熱帶氣旋均有可能強於狄普,例如通過衛星雲圖估算,2013年颱風海燕的中心氣壓有可能低至858毫巴(百帕,25.34英寸汞柱)[20],但由於缺乏實測數據,因此無法得出結論[19]。狄普造成嚴重傷亡及經濟損失,卻並未因此而除名,其後更在1983年、1986年和1989年再度使用[2]。
參見
[編輯]其他最強的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例子:
- 颱風艾達 (1958年)
- 颱風南施 (1961年)
- 颱風衛萊特 (1961年)
- 颱風莉泰 (1978年)
- 颱風尤瑞 (1991年)
- 颱風蓋伊 (1992年)
- 颱風安吉菈 (1995年)
- 颱風梅姬 (2010年)
- 颱風海燕 (2013年)
- 颱風莫蘭蒂 (2016年)
- 颱風天鵝 (2020年)
- 颱風舒力基 (2021年)
註釋
[編輯]參考資料
[編輯]-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George M. Dunnavan; John W. Dierks. An Analysis of Super Typhoon Tip (October 1979) (PDF). Monthly Weather Review (Joint Typhoon Warning Center). 1980, 108 (II): 1915–1923 [2015-01-13]. ISSN 1520-0493. doi:10.1175/1520-0493(1980)108<1915:AAOSTT>2.0.CO;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16).
- ^ 2.0 2.1 2.2 2.3 2.4 Japan Meteorological Agency. Best Track for Western North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2010-01-12 [2010-01-12]. (原始內容 (TXT)存檔於2013-06-25).
- ^ 3.0 3.1 3.2 Debi Iacovelli; Tim Vasquez. Marthin S. Baron , 編. Super Typhoon Tip: Shattering all records (PDF). Mariners Weather Log (Voluntary Observing Ship Project). 1998-08, 42 (2): 4–8 [2015-01-14]. ISSN 0025-336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3-11-24).
- ^ 4.0 4.1 4.2 History of the U.S. Naval Mobile Construction Battalion FOUR. U.S. Naval Construction Force. 2004 [200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05).
- ^ 5.0 5.1 5.2 Camp Fuji Fire Memorial. United States Marine Corps. 2006-08-03 [2007-01-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5).
- ^ Second U.S. Marine Dies In Typhoon-Caused Fire. The Washington Post. 1979-10-20.
- ^ Marine Killed in Japanese Typhooe [sic]. The Washington Post. 1979-10-20.
- ^ 1 Marine Killed as Typhoon Hits Facility in Japan. Palm Beach Post. 1979-10-20 [2015-01-1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09).
- ^ 25 are killed as Typhoon Tip crosses Japan. The Globe and Mail. Reuters. 1979-10-20.
-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1979-10-19.
-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1979-10-18.
- ^ International News. Associated Press. 1979-10-22.
-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Southern Region Headquarters. Tropical Cyclone Structure. JetStream - Online School for Weather: Tropical Weather.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10-01-05 [2008-12-2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07).
- ^ Bryan Norcross. Hurricane Almanac: The Essential Guide to Storm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t. Martin's Press. 2007: 76 [2015-01-14]. ISBN 0-312-3715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4-27).
- ^ Steve Stone. Rare Category 5 hurricane is history in the making. The Virginia Pilot. 2005-09-22 [2015-0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26).
- ^ M. Ragheb.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n made Accidents (PDF).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2011-09-25 [2009-03-2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9-03-26).
- ^ Jay Barnes. Florida's Hurricane History. Chapel Hill Press. 2007: 15. ISBN 0-8078-3068-2.
- ^ National Weather Service. Super Typhoon Tip.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2005 [2011-10-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10-06).
- ^ 19.0 19.1 Karl Hoarau; Gary Padgett; Jean-Paul Hoarau. Have there been any typhoons stronger than Super Typhoon Tip? (PDF). 26th Conference on Hurricanes and Tropical Meteorology. Miami, Florida: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2004 [2015-01-14].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4-10-22).
- ^ Satellite Services Division. Typhoon 31W. 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 2013 [2015-01-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1-11).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