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BM-13 多管火箭炮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喀秋莎火箭炮
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
Катюша
攝於基輔大衛國戰爭博物館的BM-13喀秋莎多管火箭炮(以ZIS-6卡車裝載,火箭近視圖
類型多管火箭炮
原產地 蘇聯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1939年–至今
使用方 蘇聯
 俄羅斯及其他
參與戰爭/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
韓戰
越戰
兩伊戰爭
2006年以黎衝突
生產歷史
衍生型BM-8
BM-13
BM-14
BMD-20英語BMD-20
BM-21
BM-24英語BM-24
BM-25英語BM-25 (MRL)
BM-27英語BM-27 Uragan
BM-30
BM-31
TOS-1
RM-51英語RM-51
RM-70英語RM-70 multiple rocket launcher
RS-122英語RS-122
9A52-4英語9A52-4 Tornado
WR-40英語WR-40 Langusta
LRSVM英語LRSVM Morava
M-63英語M-63 Plamen
M-77英語M-77 Oganj
M-87英語M-87 Orkan
M-18英語Oganj LRSVM M18
TOROS英語TOROS artillery rocket system
Polonez英語Polonez (MRL)
Pinaka英語Pinaka multi-barrel rocket launcher
Vilkha英語Vilkha (missile complex)
Sapsan英語Sapsan (missile system)

BM-13 多管火箭炮,俗稱「喀秋莎」(俄語:Катюша羅馬化Katyusha),是第一種被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自走火箭炮。相較於常規火炮,這些多管火箭炮雖比其他火砲來的脆弱、準確度較低且裝彈時間較長,但能迅速地將大量的炸藥傾瀉於目標地、機動性較強、價格低廉、且易於生產。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走砲[1],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自走砲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擊前迅速離開。其火箭發射車為ZiS-5ZiS-6GAZ-AA卡車、T-60輕型坦克等,也能夠兼容租借法案中美國援助的US-6卡車,甚至是少量美援的雪佛蘭G7100及福特-馬蒙·夏靈頓HH6-COE4等。

這種火箭炮的發射架上標著字母「К」,這是沃羅涅日共產國際工廠俄語Воронежский экскаваторный завод(現名沃羅涅日挖掘機廠)出廠時的標記,К即是俄文單詞共產國際Коминтерн)的第一個字母。由於火箭炮這種新型武器當時嚴格保密,紅軍戰士也不知道它的正式名稱,就根據這個字母「К」以當時一首膾炙人口的戰爭歌曲為其冠名,此俗稱迅速在紅軍內部傳播普及。德軍則稱之為「史達林風琴」(德語:Stalinorgel)。

二戰的喀秋莎武器包括BM-13火箭砲、輕型的BM-8和重型的BM-31。至今,喀秋莎之名仍被用於較為新式的蘇聯車載多管火箭砲上—特別是BM-21與其衍生型。

研製歷史

[編輯]

蘇聯於1933年成立火箭研究所,研製陸軍和空軍使用的火箭彈。1938年,蘇軍的戰鬥機、攻擊機、轟炸機裝備了82毫米、132毫米航空火箭彈,在諾門罕戰役使用。1938年,火箭研究所改為蘇聯彈藥人民委員會第3研究所,除航空火箭彈和多管火箭炮外,也研製噴射發動機、海軍火箭、防空火箭等。但一直到蘇德戰爭爆發,由於技術隊伍有限,試驗和生產基礎薄弱,僅僅成功研製了航空火箭,其餘武器項目均未取得結果。

1937-1938年的大肅反中研究所領導克萊梅諾夫、蘭格馬克被鎮壓,科羅廖夫、格盧什科入獄。蘇軍高層對火箭武器也缺乏長遠規劃。著名的BM-13「喀秋莎」火箭炮是1938年該所的勞動競賽背景下,由科技人員提出來並研製成功。1938年10月,火箭炮車載實驗開始進行,以吉斯-6載重卡車為平台,共有24條發射軌但只能做高度調整。在1939年4月,16管發射架並可以180度旋轉的BM-13-16型樣車試射成功,自行火箭炮技術日臻完善。1939年12月,BM-13火箭炮通過了靶場實彈試驗,但是時任蘇聯彈藥人民委員謝爾蓋耶夫、國防人民委員伏羅希洛夫、國防副人民委員庫利克、紅軍炮兵司令沃羅諾夫的分歧,BM-13火箭炮未能正式服役。

該火箭炮於1939年9月開始秘密的少量裝備於蘇聯紅軍中以用於測試,其中有5輛火箭炮配屬在塞瓦斯托波爾的海軍岸防部隊中試用。 蘇德戰爭爆發後,彈藥人民委員會第3研究所更名為航空工業人民委員會第1研究所,從事噴射航空發動機的突擊研製。二戰蘇軍裝備的BM-8輕型火箭炮、BM-13火箭炮、BM-31重型火箭炮均為戰前產品。

武器規格

[編輯]

喀秋莎多管火箭炮的滑軌床共有8條發射滑軌,每條滑軌上下各懸掛一枚火箭彈,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最大射程8.5公里,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火箭彈的戰鬥部分的彈體內是TNT炸藥,由於在發射時所承受的過載和應力遠低於身管火炮,所以火箭彈的炸藥裝填係數高於普通炮彈,因而一枚132mm火箭彈的爆炸威力和一枚152mm榴彈相當。

藥筒部分是由七根管狀發射藥筒組成。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至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至10秒。運載車時速90公里每小時。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轟炸範圍達8000平方公尺,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

經典戰例

[編輯]

蘇軍使用

[編輯]

1939年5月9日,在諾門坎事件(俄方稱哈拉哈河戰役)中,蘇聯紅軍首次把使用延時引信的火箭彈投入了空戰中測試。一位名叫波羅傑伊金的蘇軍王牌戰鬥機飛行員說在哈拉哈河戰役中他駕駛戰機使用火箭彈擊落了10架日軍轟炸機。1941年7月14日,蘇軍組建的第一個火箭炮連7輛BM-13向斯摩棱斯克州德國占領的Rudnya鎮齊射[2][3] [4]。短時間內射出的一百多枚火箭彈致使駐守該地的德軍第5步兵師損失慘重。由於炮擊過於迅猛,德軍當時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

上甘嶺戰役

[編輯]

戰役經過

[編輯]

上甘嶺戰役的第三階段中,在包括喀秋莎火箭炮在內的100餘門火炮的火力覆蓋下,中國人民志願軍於10月30日將準備多日的反攻拉開序幕。這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在韓戰開戰以來進行的最大炮戰。炮火準備之後,志願軍31師91團7個連,經激戰奪取了597.9高地。其後5天,雙方再次陷入拉鋸戰,並在猛烈炮火下,均付出重大傷亡。597.9高地爭奪戰以志願軍的慘勝告終。

戰役統計

[編輯]

按照《抗美援朝戰史》記載,上甘嶺戰役於10月14日凌晨4時開始,參戰部隊為中國人民志願軍15軍第45師3個團,15軍29師87團,12軍31師91/92/93團,和12軍34師106團,使用67門高射炮掩護2個炮兵師共110門105毫米口徑以上火炮以及2個營共24輛卡秋莎多管火箭炮參戰,43天共發射炮彈40萬發(含小口徑火炮)。

流行文化

[編輯]

《少女與戰車》真理高中車輛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Zaloga, p 150.
  2. ^ 《偉大衛國戰爭的歷史》共六冊(偉大衛國戰爭的歷史),第二冊,第66頁。作者-安德烈·埃雷緬科元帥。
  3. ^ 軍事歷史學家安德烈·薩普羅諾夫 «Россия» 報紙 2001年6月21日至27日第23號
  4. ^ 軍事歷史學家安德烈·薩普羅諾夫«Парламентская газета» 2005年5月5日第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