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申 (唐朝)
外觀
徐申擢進士第,官至洪州長史。嗣曹王李皋討伐李希烈,命徐申以長史行刺史事,任官稱職,李皋表彰他的才其能,遷韶州刺史。韶州自從安史之亂後四十年,刺史以縣為衙署,縣令縣丞雜處民間。徐申調查荒廢的公田,募人給牛犁墾荒,以所收糧食一半交稅一半留下,田不種地而肥力厚,一年收入三萬斛。根據諸工程計算庸值,授給粟米多少不同,於是遷到過去的州城。不久,城門城牆恢復如初。創建驛館候舍,開闢貿易大市,器用都齊具。州民去見觀察使,以徐申有功於民,請為他建生祠,徐申堅持推讓,觀察使上奏,改任合州刺史。他剛到韶州,百姓只有七千戶,過了六年,增加了一倍半。
橫海軍節度使程懷直分東光、景城二縣置景州,請朝廷設刺史。河北的刺史不被中央任命已經三十年,唐德宗嘉賞程懷直之忠,以徐申為景州刺史[1]。賜錢五十萬,加節度副使。徐申轉任邕管經略使。黃洞締約供賦,不敢凶暴。一年後,貞元十八年(802年)八月,以邕管經略使徐申為廣州刺史、嶺南節度使[2]。前任節度使去世,屬吏盜印,簽署任命府職一百多人。他害怕事泄,計劃作亂。徐申發覺,將他殺死,牽連者不問。遠地習俗以攻擊劫掠自誇,徐申堅決禁止,於是不再犯。外蕃每年以珠、玳瑁、香、文犀渡海而來,徐申在常貢之外,未嘗勒索,商賈於是富足。成都劉闢謀反,徐申上表表請發士兵五千,從馬援故道爨蠻之地抵達蜀地,趁劉闢不備。唐憲宗同意,加檢校禮部尚書,封東海郡公。詔書未至,元和元年(806年)三月,徐申去世[3],年七十歲。贈太子少保,諡號平。
參考文獻
[編輯]- 《新唐書》卷143 列傳第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