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沐
王宗沐 | |
---|---|
大明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 | |
籍貫 | 浙江台州府臨海縣 |
字號 | 字新甫,號敬所 |
出生 | 嘉靖三年(1524年) |
逝世 |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 |
配偶 | 妻秦巽姬(秦鳴夏女) |
親屬 | 子王士崧,王士琦,王士昌 |
出身 | |
|
王宗沐(1524年—1592年),字新甫,號敬所,浙江臨海縣城關人。明代學者、政治人物。嘉靖甲辰進士,累官刑部侍郎。
生平
[編輯]秦鳴夏對其器重,嘉靖十八年(1539年)以女妻之。嘉靖十九年(1540年),王宗沐府、縣考試,均獲第一。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舉癸卯科浙江鄉試第三名舉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聯捷秦鳴雷榜進士,授刑部主事,與李攀龍、王世貞有往來[1]。嘉靖二十七年(1548),升署刑部員外郎。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二月辛亥,遷廣西按察僉事[2],整修宣成書院,建崇迪堂。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任廣東參議。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任江西提學副使,整修白鹿洞書院,親自講學。嘉靖四十年(1561年),升山西右布政使。隆慶元年(1567年)撰成《宋元資治通鑑》,時人稱「其事核,其旨該質」[3]。
隆慶五年,給事中李貴和請開膠萊河,宗沐認為「其功難成,不足濟運」,建議利用海運[4]。隆慶六年(1572年)三月,運米十二萬石自淮入海,五月抵天津。南京戶科給事中張煥上疏云:「比聞人言嘖嘖,咸謂海運八舟,米三千二百石,忽遭風漂沒,渺無影響。宗沐蓋預計有此,令人賚銀三萬兩糴補。」[5]此事查無證據,最後不了了之。
萬曆元年(1573年)二月間,徐、淮、揚等地區數遭水災,宗沐等人上疏「俱先以蠲免賑濟為請」[6]。萬曆二年(1574年)進《漕運指掌圖》,疏云:「漕運如此之多,如此之難。歛之於民,則列省百姓之膏脂,輸之於官,則六軍萬衛之命脈」。萬曆三年(1575年),任刑部左侍郎。因未完成公務而被罰俸[7]。萬曆四年(1576)一月,兼右僉都御史,閱視宣、大。萬曆九年罷官。晚年家居十年,構建畸園以自適,又游婺州三洞、杭州西湖等名勝。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卒。墓在縣南二十里處。
著作
[編輯]著有《宋元資治通鑑》、《十八史略》、《台州府志》等,以史學成就最大,《宋元資治通鑑》是為代表作。
家族
[編輯]先祖世居會稽[8]。長子王士崧,次子王士琦,三子王士昌,皆進士。
王宗沐家族鼎盛一時,號「父子四進士,一門三巡撫」。如今紫陽街南段有兩條小巷,一名三撫基,一名十傘巷,即為紀念王宗沐父子三任巡撫,受十頂萬民傘的功績。
注釋
[編輯]參考書目
[編輯]- 王士崧:《通議大夫刑部左侍郎攖寧府君年譜》
延伸閱讀
[編輯][在維基數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