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國水利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水利史,记录中國地区水利活动历史。司马迁《河渠书》中记述了上自大禹治水。中國水災頻仍,商朝的五次遷都均為水患所致,其中又以黄河最為暴虐,很早就成了中國水利防治的重點。

周朝

[编辑]

史记·河渠书》中最早的记述:西門豹漳水十二渠。“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秦王政元年(246年)由韓國水工鄭國主持修建,引涇水洛河,故名鄭國渠,可澆灌關中農田四萬餘頃。

漢朝

[编辑]

漢朝重視水利工程建設,致力於治理黃河。有召信臣王景等水利專家。永平十二年夏四月,王景與王吳率數十萬民工,「修渠築堤,自滎陽東至千乘海口千餘里」,改善了汴口水門工程。永平十三年夏四月,所有工程完成,「雖簡省役費,然猶以百億計」。永平十五年,王景隨帝東巡,行至無鹽(今山東東平東南),漢明帝嘉獎他的治河功績,拜為河堤謁者。

左内史倪宽曾上書“表奏开六辅渠,定《水令》以广溉田”。元鼎六年(前111年),穿鑿六輔渠。

太始二年於鄭國渠之南方,穿渠引涇水,名白渠。與鄭國渠統稱鄭白渠

隋朝

[编辑]

京杭大運河的全面成型是在隋朝隋煬帝時陸續開鑿四條運河,分別為通濟渠、邗溝永濟渠、江南河,全長二千五百多公里。《隋书》载:“四年春正月乙巳,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

黄鞠修隧道水利工程。

明朝

[编辑]

潘季馴四次治理黃河,習知地形險易,成績顯著。他主張綜合治理黃河下游。認為黃河運河相通,治理了黃河也就保護了運河,黃河淮河相匯,治淮也就是治黃,既不能離開治黃談保運,也不能拋開治淮談治黃。他指出,黃河下游善徙的主要原因,在於水漫沙壅。因此治理上應築堤束水,借水刷沙。

清朝

[编辑]

明末清初,河道年久失修,灾害连年,疊有黄河夺淮之事。康熙年间,奖励垦荒屯田,重视兴修水利,使得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皇帝在亲政之初,即以“朕自听政以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曾书而悬之宫中柱上,夙夜廑念。”康熙帝六次南巡,均以巡视河工为首要。

康熙十六年(1677年)二月,帝敕谕安徽巡抚靳辅总督河道,靳辅“周度形势,博采众论,为八疏同日上之”。靳辅指出:“清口以下不浚筑,则黄淮无归,清口以上不凿引河,则淮河不畅。高堰之决口不尽封塞,则淮分而刷黄不力,黄必内灌,而下流清水潭亦危。且黄河南岸不提,则高堰仍有隐忧,北岸不提,山以东必遭冲溃。故筑堤岸,疏下流,塞决口,但有先后,无缓急。今不为一劳永逸之计,屡筑屡圮,势将何所底止。”並借用明代水利学家潘季驯“筑堤束水,以水攻沙”的理论,治河取得了初步成效。

注释

[编辑]

參考書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