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威龍州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威龍州,是明代雲南承宣布政使司德昌府下轄的一個州,夷名巴翠部,領小部三,一曰沙媧普宗,二曰烏鷄泥祖,三曰媧諾龍菖蒲,皆獹魯蠻種。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龍州[1]洪武十五年三月為州[2],洪武二十四年二月三日,知州普習來朝貢馬及方物[3],建文元年正月初四日,威龍州改為威龍州長官司,燕賊叛亂後仍改州[4],永樂二年七月仍改置威龍長官司[5],清代為四川寧遠府西昌縣威龍州長官司[6]。其治所在今四川米易縣

參考資料

[编辑]
  1. ^ 「威龍州 ,下。州在路西南,夷名巴翠部,領小部三,一曰沙媧普宗,二曰烏鷄泥祖,三曰媧諾龍菖蒲,皆獹魯蠻種也。至元十五年,合三部立威龍州,隸德昌」。《元史》卷六十一志第十三地理四雲南諸路行中書省德昌路軍民府
  2. ^ 「更置雲南布政司所屬府州縣,為府五十有二:大理、永昌、姚安、楚雄、武定、臨安、騰衝、普安、仁德、澂江、廣西、元江、和泥、柔遠、芒施、鎮康、南甸、麓川、鎮西、平緬、麗江、北勝、曲靖、烏撒、芒部、烏蒙、東川、建昌、德昌、會川、栢興、普定、雲遠、徹里、孟傑、木按、蒙憐、蒙萊、木朵、孟愛、通西、木來、木連、木邦、孟定、謀粘、蒙光、孟隆、孟絹、太公、蒙慶、木蘭,州六十有三:嵩盟、晉寧、昆陽、安寧屬雲南府,鎮南、南安、威遠、景東、開南、遠幹屬楚雄府,姚州屬姚安府,鄧川、蒙化、趙、喜、順寧屬大理府,和曲、祿勸屬武定府,新興、路南屬澂江府,建水、石平、寧川屬臨安府,師宗、彌勒、維摩屬廣西府,巨津、通安、蘭、寶山屬麗江府,永寧、浪渠、順州屬北勝府,陸涼、越、羅雄、馬龍、霑益屬曲靖府,歸化屬烏蒙府,會理、麻龍、通安、姜州屬東川府,建安、永寧、瀘、禮、里、闊、邛部、隆、蘇屬建昌府,昌、德、威龍、普濟屬德昌府,武安、黎溪、永昌屬會川府,習安、永寧、鎮寧、安順屬普定府,縣五十有四:以昆明、富民、宜良屬雲南府,楊林、邵甸屬嵩盟州,呈貢、歸化屬晋寧州,三泊、易門屬昆陽州,祿豊、羅次屬安寧州,楚雄、定遠、諤嘉屬楚雄府,定邊屬鎮南州,廣通屬南安州,永平屬永昌府,大姚屬姚州,太和雲南屬大理府,浪穹、鳳羽屬鄧川州,南甸、元謀屬和曲州,易籠、石舊屬祿勸州,劍川屬鶴慶府,為美歸厚屬仁德府,河湯、江川、陽宗屬澂江府,普舍、研和屬新興州,邑市屬路南州,通海、嶍峨、河西、蒙自屬臨安府,西沙屬寧州,臨西屬巨津州,南寧屬曲靖府,芳華、河納屬六涼州,亦佐屬羅雄州,通泉屬馬龍州,交水、石梁、羅山屬霑益州,中、北社屬永寧州,瀘沽屬禮州,閏鹽、金屬栢興。於千戶所二,捨資屬臨安府,納樓屬和泥府,蠻部六:伴溪、七溪、烏撒、阿頭、易溪、易娘屬和泥芒部府」,《明太祖實錄》卷一百四十三洪武十五年三月初十日己未
  3. ^ 「庚申,芒部軍民府知府速感,天全六番招討使高敬嚴,建安州知州也先帖木兒子達失卜花,建昌府闊州知州普古子祿舍,禮州知州普德子阿白,中縣知縣祿舍,及廣西鎮安府東蘭郍地二州土官,建昌府故女土官師克夫弟安伯,栢興州知州西天卜,烏撒軍民府知府卜穆,會川府知府王春及德昌府土官永昌州知州王若、隆州知州洪文,姜州知州普德,武安州知州王山,黎溪州知州自保,會理州知州普祐,威龍州知州普習,昌州知州吉七,里州知州普只,普濟州知州及碧舍縣知縣趙士賢,麻龍縣知縣盧右等來朝貢馬及方物各賜綺帛鈔錠」,《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七洪武二十四年二月三日
  4. ^ 「洪武三十二年正月初四日,將昌州改為昌州長官司,普濟州改為普濟州長官司,威龍州改為威龍州長官司,今欽奉詔書仍復舊制,已於洪武三十五年七月二十九日行移四川布政司轉行本司,將廣盈倉大使品級仍為從九品,及將昌州等長官司仍復州治,行移禮部鑄降印信」,《復舊制》四川行都司建昌軍民指揮使司
  5. ^ 「威龍長官司,衞東南。元威龍州,屬德昌路。洪武十五年三月以「龍」為「隆」,屬德昌府。永樂二年七月改置」。《明史》卷四十三志第十九/地理四/四川/四川行都指揮使司
  6. ^ 「威龍州長官司隸西昌。在縣東南。元,威龍州地。明洪武間置司。仍明舊」,《清史稿》卷六十九志四十四地理十六四川寧遠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