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號交響曲 (葛瑞茲基)
外观
《第三號交響曲》Op.36,又名「悲愁之歌」或「悲歌」(波蘭語:Symfonia pieśni żałosnych),是1976年10月到12月間由波蘭作曲家亨利克·葛瑞茲基在波蘭卡托維茲創作的交響曲。全曲共三個樂章,呈現葛瑞茲基從早期不協和、無調性音樂風格,到他後期調性音樂的過渡。它於1977年4月4日在魯瓦揚國際藝術節首演,由布爾指揮、沃伊特維茨演唱女高音[1]。
最初,本作於1977年首度公開,但前衛音樂界所給予的評論都極差,指責葛瑞茲基偏離了自己早年的無調性前衛樂風,在此曲中竟回歸到優美的旋律與有調性音樂,變得太媚俗。雖然樂評界予以惡評,但在古典音樂領域內,此首交響曲卻慢慢得到許多共鳴,尤其在電影圈和劇場界,一些導演與創作者引用此曲作為背景配樂,讓此曲逐漸累積起人氣。1991年,由美國指揮家大衛.辛曼所指揮、倫敦小交響樂團演奏的此曲唱片錄音,意外賣出70萬張的佳績,登上了英國暢銷排行榜第六名,並在席捲美國古典暢銷榜,獲得連續38週的冠軍,賣出100萬張的驚人銷量,讓作曲家本人都深感意外。能夠獲得如此銷售紀錄的20世紀現代交響曲絕無僅有。
交響曲的三個樂章皆為慢板,由女高音在各樂章獨唱一段波蘭文歌詞。第一樂章取材自十五世紀,波蘭基督教修道院的聖母瑪麗亞悼歌;第二樂章,描述二次大戰期間被納粹秘密警察囚禁的女孩,臨死前在牢房牆上留給母親的一段話;第三樂章選用西利西亞方言民謠,敘述一名母親尋找她在西利西亞起義死去的兒子的屍體[2]。第一和第三樂章以失去子女的父母為主體,第二樂章則透過和父母分別的孩子發聲。交響曲以戰爭為背景,帶有強烈安魂曲色彩,傳達母親與子女離別之思。
註釋
[编辑]- ^ Thomas, 163
- ^ Ellis, David. "Evocations of Mahler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9-17." (PDF). Naturlaut 4(1): 2–7, 2005. Retrieved 22 June, 2007.
參考資料
[编辑]- Howard, Luke. "Motherhood, Billboard, and the Holocaust: Perceptions and Receptions of Górecki's Symphony No. 3". The Musical Quarterly, 82, 1998. 131–159
- Jacobson, Bernard. "A Polish Renaissance". London: Phaidon, 1995. ISBN 0-7148-3251-0.
- Layton, Robert, editor. A Guide To The Symphon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ISBN 0-1928-8005-5.
- Steinberg, Michael. "The Symphony: A Listener's Guid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ISBN 0-1951-2665-3.
- Thomas, Adrian. "Górecki (Oxford Studies of Composer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97. ISBN 0-1981-6394-0.
- Thomas, Adrian. "Polish Music Since Szymanowski". London: Cambridge, 2005. ISBN 0-521-58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