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惠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王清惠(?—?),一作清蕙,字沖華宋度宗昭儀,南宋亡後,被押送北上,抵達元上都後,自請為女道士[1][2]作有《秋夜寄水月水雲二昆玉》、《擣衣詩呈水雲》、《李陵臺[3]和汪水雲韻》。[4]

滿江紅·太液芙蓉[编辑]

德祐二年(1276年)正月,淮安王伯顏兵臨臨安,王清惠與宋理宗皇后謝道清宋度宗全皇后等人皆被押送北上,途中經過汴梁夷山,王清惠在驛站牆壁上題《滿江紅[1][5],《永樂大典》、《渚山堂詞話》等提過此詞一時流傳。 [6][7]汪元量鄧剡文天祥皆有和作(次韻[8]戚輔之《佩楚軒客談》認為此滿江紅為王清惠位下宮人張瓊瑛所作。

軼事[编辑]

南宋滅亡,汪元量北上見到王清惠等人時,抒發情緒,做了首《秋日酬王昭儀》。[9][10]

王清惠當年在驛站牆壁上題《滿江紅》,文天祥被押送往北方時得知此詞,文天祥不滿結尾三句:“問嫦娥,於我肯從容,同圓缺。”覺得有點委婉,於是以王清惠語氣代作一首《滿江紅·代王夫人作》。[11][12]清初詞人彭孫貽再和,他認為文天祥改的句子佳,但認為文天祥解讀錯王清惠末尾的句子。

文天祥囚居金陵時作了首《滿江紅·燕子樓中》和王夫人《滿江紅》韻。

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汪元量南歸,王清惠作了首《送水雲歸吳》相贈。王國維認為《舊宮人詩詞》,王清惠等十四人送汪水雲南歸,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分韻賦詩,是偽作。在汪元量水雲《湖山類稿》卷三有《女道士王昭儀仙游詞》,南歸的詩在其後,王清惠過世,在汪元量還沒有南歸的時候,不可能送汪元量,這段紀載與謝皋羽《續琴操序》敘述的人數也不同。[13]

诗词[编辑]

满江红·太液芙蓉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驿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辗关山月。问姮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參考資料[编辑]

  1. ^ 1.0 1.1 輟耕錄·卷三》:至元十三年丙子春正月十八日,淮安王伯顏以中書右相統兵入杭,宋謝、全兩后以下皆赴北。有王昭儀者,題《滿江紅》詞於驛云:「太液芙蓉,渾不似,舊時顏色。會記得,春風寸露,玉樓金闕,名蘭簪妃後裏。暈潮蓮貅君王側。忽一朝,鼙鼓揭天來,繁華歇。龍虎散,風雲滅,千古恨,憑誰說。對山河百二,淚沾襟血。驛館夜驚塵上夢,宮車曉碾關山月。願嫦娥、相顧肯從容,隨圓缺。」昭儀名清蕙,字沖華,後為女道士。
  2. ^ 《歷代詞話》:女史載王昭儀抵上都,懇為女道士
  3. ^ 李陵的墓
  4. ^ 宋詩紀事·卷八十四
  5. ^ 文天祥《指南後錄》
  6. ^ 滿江紅·太液芙蓉
  7. ^ 《浩然齋雅談》:宋謝太后北覲,有王夫人題一詞於汴京夷山驛中
  8. ^ 汪元量《滿江紅·和王昭儀韻》、鄧剡《廣齋謂柳和王昭儀滿江紅韻,惜未之見,為賦一闋 (中齋作)》、文天祥《和王夫人滿江紅韻,以庶幾后山妾薄命之意
  9. ^ 堯山堂外紀/卷063》:從三宮北去,留滯燕京,時有王清惠、張瓊英,皆故宮人,善詩,相見輒涕泣,元量嘗和清惠詩云:「愁到儂時酒自斟,挑燈看劍淚痕深。黃金台迥少知己,碧玉調高空好音。萬葉秋聲孤館夢,一窗寒月故鄉心。庭前昨夜梧桐雨,勁氣瀟瀟入短襟。」
  10. ^ 水雲集·酬王昭儀〈湖山類稾酬王昭儀上有秋日二字〉
  11. ^ 文山先生文集
  12. ^ 王夫人詞》:王夫人至燕,題驛中云云,中原傳誦,惜末句少商量。
  13. ^ 《東山雜記》:世傳《舊宮人詩詞》,乃王夫人以下十四人送汪水雲南歸,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分韻賦詩,其實乃偽書也。水雲《湖山類稿》卷三有《女道士王昭儀仙游詞》,南歸之詩悉在其後,則昭儀之死,在水雲未歸之時,不得送水雲之歸也。謝皋羽《續琴操序》謂水雲之歸,「舊宮人會者十八人,釃酒城隅,與之別。」不雲賦詩,人數亦不與《舊宮人詩詞》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