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子烈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裴子烈(?—586年),大士[註 1]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人,南陈官员。

生平[编辑]

裴子烈為南梁员外散骑常侍裴猗子,年少时父亲去世,裴子烈有志向和气概。遇到南梁末年的政局动乱,裴子烈因此学习武艺,以勇猛著称。多次跟随吴明彻四處征戰,所到之处必定作为先锋冲入敌軍阵地。南陳太建九年(577年)十月,吴明彻进攻北周,北周大将军王轨前往救援。次年二月,北周军队越到越多,南陈的将军们商议破坏堵水的土堤,掩護军队撤离,然後用船隻装载马匹退走,马军主将裴子烈说:“若破堰下船,船必傾倒,不如先遣馬出。”当时吴明彻背上长疮,病得很重,萧摩诃再次向他请求说:“今求戰不得,進退無路。若潛軍突圍,未足為恥。願公帥步卒、乘馬輿徐行,摩訶領鐵騎數千驅馳前後,必當使公安達京邑。”吴明彻说:“弟之此策,乃良圖也。然步軍既多,吾為總督,必須身居其後,相帥兼行。弟馬軍宜速,在前,不可遲緩。”萧摩诃因此率领马军在晚上出发。同年二月二十七日(578年3月20日)吴明彻决断土堤,乘水势撤军,希望从这里进入淮河。到清口时,水越来越浅,水军船只被沉在清水河中的车轮所阻挡,无法通过。王轨率领周军将他们包围起来,并加以收缩,陈军溃败。吴明彻被北周捉住,三万将士以及军队的器械物资都被北周吞并。萧摩诃則率领八十名精銳骑兵在前面突围,其余的骑兵在后面跟随,早晨时,到达淮河南岸,和将军任忠周罗睺的军队得以保全回去[2][3]太建十一年十二月十六日(580年1月18日)陈宣帝派平北将军沈恪和电威将军裴子烈镇守南徐州,开远将军徐道奴镇守栅口,前任信州刺史杨宝安镇守白下[4][5][6]。後歷官电威将军、北谯郡太守岳阳郡内史,封海安县伯食邑三百户。至德四年(586年)去世[7][8]

註釋[编辑]

  1. ^ 南朝,佛家菩薩通稱為“大士”。“烈”有“輝煌”、“顯赫”義,故與表字“大士”相應[1]

参考资料[编辑]

  1. ^ 佛教傳入與古代中土信眾的取名命字》,董志翹,2015年6月,第29期,P.216,《東海中文學報》半年刊
  2.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周兵益至,诸将议破堰拔军,以舫载马而去,马主裴子烈曰:“若破堰下船,船必倾倒,不如先遣马出。”时明彻苦背疾甚笃,萧摩诃复请曰:“今求战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帅步卒、乘马舆徐行,摩诃领铁骑数千驱驰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明彻曰:“弟之此策,乃良图也。然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帅兼行。弟马军宜速,在前,不可迟缓。”摩诃因帅马军夜发。甲子,明彻决堰,乘水势退军,冀以入淮。至清口,水势渐微,舟舰并碍车轮,不复得过。王轨引兵围而蹙之,众溃。明彻为周人所执,将士三万并器械辎重皆没于周。萧摩诃以精骑八十居前突围,众骑继之,比旦,达淮南,与将军任忠、周罗睺独全军得还。
  3. ^ 《太平御览·卷三百二十三·兵部五十四》:周遣大将军王轨破陈于吕梁,擒其司空南平郡公吴明彻、北徐州刺史董安公、程文季等,俘斩三万余人。初,轨潜于清水入淮口,多坚大木,以铁锁贯车轮,横截水流,遏断舡。萧摩诃谓明彻曰:“闻王轨正锁下流,其两边筑城,今尚未立,若见遣击之,彼必不敢相距。彼城若立,则吾属且为虏矣!”明彻乃奋发曰:“搴旗陷阵,将军事也;长算远略,老夫事也。”摩诃失色而退。一旬之间,我兵益至,摩诃又请明彻曰:“今求不得,进退无路,若潜军突围,未足为耻,愿公率步乘车舆徐行,摩诃领铁骑数千骑前后,必当使公安达京邑。”明彻曰:“弟之此计,乃良图也。然老夫受专征,不能战胜攻取,今被围逼,惭寡无地。且步军既多,吾为总督,必须身居其后,相率兼行。”遂欲破堰。大军以舫载马,北谯州刺史裴子烈议曰:“若决堰下舡,舡必顺倒,不如前遣马出,于事为允。”会明彻疾笃,知事不济,遂从之。乃遣摩诃率马数千前还。明彻决堰乘水而退至清口,水势渐微,舡碍车轮,并不得渡,轨围而蹙之。明彻力穷就执,陈之锐卒,于是歼焉。
  4. ^ 《陈书·卷五·本纪第五》:癸酉,遣平北将军沈恪、电威将军裴子烈镇南徐州,开远将军徐道奴镇栅口,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白下。
  5. ^ 《陈书·卷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年,改授散骑常侍、翊右将军,监南徐州。又遣电威将军裴子烈领马五百匹,助恪缘江防戍。
  6. ^ 《资治通鉴·卷一百七十三》:癸酉,遣平北将军沈恪、电威将军裴子烈镇南徐州,开远将军徐道奴镇栅口,前信州刺史杨宝安镇白下。
  7. ^ 《陈书·卷九·列传第三》:裴子烈,字大士,河东闻喜人,梁员外散骑常侍猗之子。子烈少孤,有志气。遇梁末丧乱,因习武艺,以骁勇闻。频从明彻征讨,所向必先登陷阵。官至电威将军、北谯太守、岳阳内史,海安县伯,邑三百户。至德四年卒。
  8. ^ 《南史·卷六十六·列传第五十六》:裴子烈,字大士,河东闻喜人。梁员外散骑常侍猗之子。少孤,有志气,以骁勇闻。位北谯太守。岳阳内史,封海安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