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拿迦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拿迦达
النجادة
指挥官Muhammad Nimr 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
秘书长德巴英语Rashad al-Dabbagh
创立时间1945年12月8日
活跃期1945–1947
解散1947年12月下旬
总部 巴勒斯坦托管地雅法
意识形态阿拉伯民族主义
泛阿拉伯主义
反锡安主义
状态准军事组织
人数8,000 (1946)
3,000 (1947)
战役、战争第一次以阿战争

拿迦达(阿拉伯语:النجادة‎;英语:al-Najjada ),是1945年12月8日在巴勒斯坦托管地雅法成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准军事组织[1][2]

曾在英政府任职的Muhammad Nimr 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出任总司令,德巴英语Rashad al-Dabbagh担任秘书长。 [3] 拿迦达总部位于雅法车站街。[2] 拿迦达军官主要来自曾在英军服役的阿拉伯人。 1948年战争期间,拿迦达成员人数为2,000至3,000人,但缺乏武器。 [4] 1936年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义后,阿拉伯人遭大幅解除武装,最终导致犹太社群和阿拉伯社群间权力失衡。[5] 英方估计,1946年中期,拿迦达的兵力已达8,000 人。 [6][7]

过程[编辑]

1945年12月8日,德巴英语Rashad al-Dabbagh发表的就职公告:

  1. 拿迦达,是国家机构,旨在团结青年。团结起来,唤醒青年的民族意识,训练他们服从,遵守纪律,将巴勒斯坦与其兄弟国家联合起来。保证阿拉伯人在世界各国中过上有尊严和充实的生活,因为他们传播阿拉伯主义、自由、博爱和平等的信息。
  2. 拿迦达主张巴勒斯坦成为一个阿拉伯国家,享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权利及义务。
  3. 拿迦达主张锡安主义运动是历史上最令人发指的罪行,因为它建立在侵略原则之上,以仇恨为基础。鼓吹锡安主义的人是群反人类罪的罪犯。
  4. 拿迦达禁止地域歧视、部落和意识形态狂热。 [2]

拿迦达有11个分支机构:总部设在雅法、海法阿卡纳布卢斯贝尔谢巴提比里亚耶路撒冷图勒凯尔姆加萨、迈季达勒(Majdal)和拿撒勒。每个支队又分为连队和巡逻队。拿迦达活跃在巴勒斯坦南部。拿迦达承诺提高要阿拉伯青年的“教育和道德标准”并援助巴勒斯坦社会。[7]拿迦达与另一巴勒斯坦准军事组织弗图瓦英语Futuwwa是当时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主要的军事组织。

1946年10月,Rafiq al-Tamimi英语Rafiq al-TamimiEmil al-Ghury英语Emil al-Ghury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召开三人会议,他们讨论要将巴勒斯坦的青年组织合并。1946年雅法游行后,Jamal Al-Husayni英语Jamal Al-Husayni坚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青年组织需加入巴勒斯坦阿拉伯党英语Palestine Arab Party(PAP)并受其控制。弗图瓦英语Futuwwa和拿迦达一起向阿明·侯赛尼寻求仲裁。另一方面,拿迦达成员则试图阻止调查委员会完成整合,合并陷入停滞。 [7]

1947-1948年巴勒斯坦托管地内战爆发后,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指挥民兵保卫雅法,直到1947年12月下旬逃往拉姆安拉。莫里斯评论说,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遭怀疑是英国间谍。 [8] [9]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确实与埃兹拉·达宁英语Ezra Danin会面并讨论了雅法协议。 [9] “结论不证自明”,al-Hawari英语Muhammad Nimr al-Hawari前往埃及阿明·侯赛尼阻止他返回,并随后控制了雅法。[9] 然而,在此过程中“拿迦达被摧毁” [4]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领导人不得不在没有民兵的情况下面对第一次中东战争[4]

参见[编辑]

参考[编辑]

脚注[编辑]

  1. ^ Morris, 2008, pp. 88-89.
  2. ^ 2.0 2.1 2.2 Haim Levenberg (1993) p 129
  3. ^ Pappé, 1992, p. 223.
  4. ^ 4.0 4.1 4.2 Morris, 2004, p 29.
  5. ^ Marvin E. Gettleman, Stuart Schaar (2003) The Middle East and Islamic world reader, Grove Press, ISBN 0-8021-3936-1 The Palestinian Revolt by Ted Swedenburg. (1988) p 177-182
  6. ^ Morris 2008,第89页.
  7. ^ 7.0 7.1 7.2 Khalaf, 1991, p 143.
  8. ^ Benny Morris (2004) p. 111
  9. ^ 9.0 9.1 9.2 Gelber, 2006, p.29.

参考书目[编辑]

  • Yoav Gelber (2006) Palestine 1948, Sussex Academic Press, ISBN 978-1-84519-075-0
  • Issa Khalaf (1991) Politics in Palestine: Arab Factionalism and Social Disintegration, 1939-1948 SUNY Press ISBN 0-7914-0707-1
  • Haim Levenberg (1993) "Military preparations of the Arab community in Palestine, 1945-1948: 1945-1948" Routledge ISBN 0-7146-3439-5
  • Benny Morris (2004) Birth of the Palestinian Refugee Problem Revisite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0-521-00967-7
  • Morris, Benny. 1948 : a history of the first Arab-Israeli war.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ISBN 978-0-300-12696-9. 
  • Ilan Pappé (1992) The Making of the Arab-Israeli Conflict 1947-1951, I B Tauris, ISBN 1-85043-819-6
  • Ted Swedenburg (1988) The Role of the Palestinian Peasantry in the Great Revolt 1936 - 1939. in Islam, Politic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Edmund Burke III and Ira Lapidu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ISBN 0-520-06868-8ISBN 0-520-06868-8 pp 189–194 & Marvin E. Gettleman, Stuart Schaar (2003) The Middle East and Islamic world reader, Grove Press, ISBN 0-8021-3936-1 pp 177–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