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懷瑟 (歌劇)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喬治·蕭提爵士錄製的唐懷瑟唱片封面。

唐懷瑟》(德文:Tannhäuser),又譯《唐豪瑟》,全名為:《唐懷瑟與瓦特堡歌唱大賽》(Tannhäuser und der Sängerkrieg auf Wartburg),是德國作曲家理查·瓦格納的一部歌劇,屬於拜魯依特音樂節上演劇目。本劇經瓦格納本人多次修改,有三個版本曾於德累斯頓(1845年)、巴黎(1861年)和維也納(1875年)首演。

創作歷程[編輯]

唐懷瑟在歷史上有跡可考,他大約生於1200年。目前唐懷瑟的第一份歌集已知是出於1515年,後來陸續出現其他,而它們的版本因地方而異。到了1799年,浪漫派詩人重新發現這些歌集,一位叫路德維希·提克(Ludwig Tieck)的詩人創作的故事《一個忠實的樂於助人的人和唐懷瑟》(Der getreue Eckart und der Tannhäuser)問世。很快到了1806年,唐懷瑟歌集被重新出版,並被詩人阿希姆·馮·阿爾尼姆Achim von Arnim)和克萊門斯·布倫塔諾Clemens Brentano)編在一本叫《少年魔法號角》的書裡[1]

1841年冬,身在巴黎的瓦格納打算回到德國發展。同時他也讀到了唐懷瑟與維納斯的故事,便將手上的一部五幕劇本《薩拉孫女子》(Die Sarazenin)拋開,因為他認為唐懷瑟的故事更有潛力。1842年,他帶着妻子米娜和母親前往台伯利茲度假。在那裡,瓦格納一人在波希米亞山區漫遊了好幾天,當地的田園景色激發了他的靈感,進而完成了《唐懷瑟》三幕劇的草稿大綱。1842年瓦格納在德勒斯登得到了宮廷樂隊長一職。他正好利用該職務之便,嘗試實現他自己的歌劇改革之路。隨着1842年黎恩濟的成功上演,1843年《漂泊的荷蘭人》也被搬上舞台[2]。1843年春,瓦格納完成了劇本,但直到11月才開始譜曲。1845年4月13日完成總譜。

但瓦格納一直堅持對歌劇進行修改,即使是到其臨終之時。他曾對第二任妻子柯西瑪·瓦格納說:「我還欠世人一部《唐懷瑟》。」

角色[編輯]

首演(德累斯頓)
1845年10月20日
指揮:瓦格納
巴黎版首演
1861年3月13日
指揮:皮埃爾-路易·迪茲英語Pierre-Louis Dietsch
唐懷瑟, 遊吟騎士 男高音 約瑟夫·提切申克 (Joseph Tichatschek) 阿爾伯特·尼曼 (Albert Niemann)
伊麗莎白,赫爾曼的侄女 女高音 約翰娜·瓦格納 (瓦格納侄女) 瑪麗·薩斯 (Marie Sass)
維納斯 女高音 威海敏娜·施羅德-戴維安 (Wilhelmine Schröder-Devrient,瓦格納理想中的「未來女性」) 佛圖納塔·泰德斯科 (Fortunata Tedesco)
沃爾夫拉姆,另一位遊吟騎士 男中音 安東·密特沃茲 (Anton Mitterwurzer) 莫熱里 (Morelli)
赫爾曼,圖林根莊園主 男低音 喬治·威廉·德特莫 (Georg Wilhelm Dettmer) 卡曹(Cazaux)
華爾特·馮·德·富爾戈懷德(Walther von der Vogelweide,意為小鳥牧場的華爾特),游吟騎士 男高音 馬克思·史洛斯 (Max Schloss) 愛莫(Aimes)
彼特洛夫,遊吟騎士 男低音 約翰·米雪埃·維希特 (Johann Michael Wächter) 科龍(Coulon)
寫手海恩里希,遊吟騎士 男高音 阿東·科提 (Anton Curty) 克里希(König)
萊馬·馮·茲韋特,遊吟騎士 男低音 卡爾·黎瑟 (Karl Risse) 弗雷(Freret)
一位牧羊人 女高音 安娜·梯勒 (Anna Thiele) 里波(Reboux)
四位男侍童 女高音,女中音
貴族,騎士,女士,朝聖者,女妖,仙女,祭司。
巴黎版本:美惠三女神,丘比特,半人半羊的農牧神和半人半羊的農牧神

劇情[編輯]

序曲[編輯]

瓦格納在《唐懷瑟》中仍然採用序曲這一形式開幕。在他下一部歌劇《羅恩格林》裡面,序曲已為前奏曲所取代。唐懷瑟序曲常會在音樂會中被單獨演奏。

第一幕[編輯]

緊接着序曲之後首先出現的是維納斯堡內一景。只見裡面妖氣瀰漫,充滿肉慾氣息。在維納斯堡沉溺多時的唐懷瑟突然對此般生活感到厭倦,不顧維納斯的多番勸阻挽留,決意離去。維納斯預言,他終將歸來。唐懷瑟大怒,喊了一聲「我之救贖在聖母瑪利亞(Mein Heil! mein Heil ruht in Maria!)。」維納斯堡消失。

五月一天,陽光普照,牧童在一大路旁歌唱。不久,朝聖者伴着合唱聲經過。唐懷瑟深受感動,也開始讚美主。正在這時,圖林根莊園主赫爾曼與幾位游吟詩人打獵歸來,發現了久違了的唐懷瑟,又驚又喜。大家歡迎他回來,並告訴他,瓦特堡有一個歌唱比賽,並邀請唐懷瑟參加。他們還提到了唐懷瑟的戀人伊麗莎白。「回到她的身邊去。」唐懷瑟於是同意並跟着大家去瓦特堡。

第二幕[編輯]

第二幕開幕後即是瓦特堡內,正值歌唱比賽將要開始。這時,美麗的伊麗莎白走進會堂,並唱出一首著名的詠嘆調「你,聖潔的大廳,我再次來到向你致意(Dich, teure Halle, grüß' ich wieder)。」接着,唐懷瑟在沃爾夫拉姆的引領下入場。當唐懷瑟見到伊麗莎白時,激動得跪到了地上。而伊麗莎白則衷心地歡迎他歸來。跟着小號響起,騎士進場。歌唱比賽開始。

赫爾曼首先宣布比賽的主題為「愛情的力量」。首先上場的是沃爾夫拉姆。當他頌唱着愛情的時候,唐懷瑟卻在一側譏笑他,認為他少了幻想與憧憬。後來瓦爾特上場。唐懷瑟按耐不住,讚揚着愛的歡樂。眾人開始有點騷動。彼特洛夫訓斥他,卻被唐懷瑟反唇相譏。沃爾夫拉姆為了平息大家的騷動,再獻一曲。唐懷瑟這時按耐不住,竟然唱出了「維納斯讚歌」。眾騎士大怒,拔劍要攻擊唐懷瑟。就在此刻,伊麗莎白撲到唐懷瑟旁邊,用自己的身軀保住唐懷瑟。赫爾曼說到,犯下如此之罪的人,必須親到教皇處請求寬恕,眾人齊聲同意。唐懷瑟一臉羞慚,奔出了大廳。伊麗莎白則昏倒在地。

第三幕[編輯]

在瓦爾特堡山麓大道旁,只見伊麗莎白在聖母像面前祈禱,等待唐懷瑟的歸來。這時,一群朝聖者高唱着巡禮大合唱歸來。伊麗莎白在他們裡面找不到唐懷瑟,心情更為憂鬱。沃爾弗拉姆目送伊麗莎白離去之後,仰望着滿天的繁星,唱出了詠嘆調「可愛的晚星」,並預感伊麗莎白不久於人世。

突然,有人收起話來:「我聽到了豎琴聲。」沃爾弗拉姆回頭一看,只見是狼狽不堪的唐懷瑟。唐懷瑟告訴了沃爾弗拉姆自己的贖罪之行。教皇告訴他,教皇的手杖長出花來之時,就是唐懷瑟獲釋之日。唐懷瑟對此深感絕望,突然又想起了維納斯堡。一念之間,妖風再起,維納斯堡又出現了。維納斯再次向唐懷瑟展開了雙臂。唐懷瑟一步步向維納斯走去。沃爾弗拉姆怎麼也拉不住他。正是危急之際,沃爾弗拉姆喊了一聲「伊麗莎白!」霎時喊醒了唐懷瑟。這聖潔的名字驅散了妖氣。只見教皇的手杖果真開了花。唐懷瑟終於得到寬恕。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 ^ Tannhäuser und der Sängerkrieg auf der Wartburg. arcor.de. [2007-07-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10-01) (德語). 
  2. ^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users.utu.fi. [2007-05-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1-16) (德語). 

書籍[編輯]

  • Howard Gray. 瓦格纳——伟大的西方音乐家传记丛书. 連惠幸(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9. ISBN 7-214-02323-7. 
  • 周士紅. 唱片里的瓦格纳. 人民郵電出版社. 1999. ISBN 9787115073761. 
  • Ilias Chrissochoidis; Heike Harmgart; Steffen Huck; Wieland Müller. Though This Be Madness, Yet There is Method In't': A Counterfactual Analysis of Richard Wagner's 'Tannhäuser'. Music & Letters. 2014, 95 (4): 584-602. doi:10.1093/ml/gcu081 (英語).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