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賓斯基反射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巴賓斯基反射

巴賓斯基反射是一種在刺激足底時出現的神經反射現象,常被用來觀察新生兒神經系統發育情況,和診斷成人脊髓腦部疾病。

方法[編輯]

用鈍物[註 1]從腳後跟向前輕輕地摩擦足底的外側緣,可能會產生以下三種結果:

  • 屈肌反射:腳趾和整個腳向內屈曲(蹠反射)——這是健康的成人正常的反應。
  • 沒有反應。
  • 伸肌反射:拇趾朝向頭的方向上翹,同時其他腳趾呈扇形張開;這就是巴賓斯基反射的標誌。對於幾個月大的新生兒,這屬於正常反應;但對於超過2歲者,通常這就屬於異常反應。但在睡眠狀態下和長時間的步行之後(例如士兵行軍)出現的巴賓斯基反射仍屬於正常 。

解釋[編輯]

這種伸肌反射可以解釋為脊髓損傷。

幾個月大的新生兒通常都會表現出這種伸肌反射。用手指輕劃嬰兒腳底外側,他的拇扯會緩緩地上蹺,其餘各趾則呈扇形張開。這是由於新生兒的中樞神經通路(錐體束及大腦皮層)還未成熟,因而該反射不受大腦皮層抑制。該反射約在6-18個月逐漸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現。2歲後若再出現此反射,一般是錐體束受損害的表現。 

名稱來源[編輯]

該反射現象最早由法國波蘭裔神經學家巴賓斯基(Joseph Jules François Félix Babinski,1857年—1932年)所發現,故得名。

注釋[編輯]

  1. ^ 這樣不致引起疼痛、不適或損傷皮膚。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參見[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