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仁 (科學家)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李德仁
2016年8月攝於第20屆中國遙感大會
性別
出生1939年12月31日
中國江蘇泰縣(轄區在今泰州市境內)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籍貫江蘇鎮江丹徒
母校武漢測繪學院(今武漢大學測繪學院)
研究領域地理信息科學
頭銜中國科學院院士
(地學部,1991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1994年)

李德仁(1939年12月31日),中國攝影測量與遙感學家。出生於江蘇泰縣。籍貫江蘇鎮江丹徒。1963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航測系,1981年獲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碩士學位。1985年獲德國斯圖加特大學博士學位。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94年被選聘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大學教授,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1]

履歷[編輯]

1957年畢業於中國江蘇省泰州中學,1963年畢業於武漢測繪學院航空攝影測量系,1981年獲同校碩士學位,曾先後師從王之卓院士陳永齡院士。次年,他世界首創從驗後方差估計導出粗差定位的選權迭代法,後來被世界測量學界稱為「李德仁方法」,現在世界上所有航空測量都會使用該方法來調整測量誤差。同年到西德(聯邦德國)的斯圖加特大學師從阿克曼教授深造,三年後獲得攝影測量與遙感專業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保持着該校的最高得分記錄至今,大地測量學家格拉法韌特等對該論文高度評價,認為該論文解決了測量學上的百年難題。李德仁為中國大陸不多的並且是最年輕的雙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1991年),中國工程院院士(1994年)),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原任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校長,現任武漢大學教授和博士生導師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國家重點學科攝影測量與遙感學科的學術帶頭人李德仁是歷屆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中獲得指導教師獎最多的博士生導師[存在爭議](分別是:關澤群(1999年),袁修孝(2001年),吳華意(2002年),王樹良(2005年),共4次)。

科研[編輯]

李德仁致力於3S系統(遙感R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和地理信息系統GIS))為代表的空間信息科學以及多媒體通信技術的科研並積極推動其產業化進程,領導武漢吉奧信息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研製了吉奧之星(GeoStar)系列GIS高科技產品,打破了國外GIS軟件「一統天下」的局面。他領導武漢武大瑞風科技有限公司研製的瑞風可視電話系列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他領導武漢立得空間信息技術發展有限公司研製的中國首套「移動道路測量系統」(立得三S汽車道路測量與導航系統),專家們一致認為是一項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革命性的高科技產品」,現已向全世界推廣。他有十餘項研究成果獲得了國家或部委級科技進步獎,其中「GPS航空攝影測量技術」獲得了1999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在以他為首的專家團體的努力下,中國測繪科學與美、德並駕齊驅,保持着世界的先進水平。 2013年度獲得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提名。[2]

職務[編輯]

李德仁的職務還有中國湖北省科協副主席,湖北省武漢市關愛協會理事長,武漢歐美同學會會長,武漢留學回國博士聯誼會會長,武漢中國光谷首席科學家,中國測繪學會理事長,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地理學會環境遙感分會副理事長,中國GIS協會顧問,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亞洲GIS協會創始會長。

學生[編輯]

李德仁共培養了60多位碩士生,在讀或已畢業的100多位博士生,其中較著名的有:

  • 龔健雅,現任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第一批長江學者,2011年噹噹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 袁修孝,參與的「GPS用於空中三角測量的實驗研究」科研項目,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吳華意,獨立完成「面向對象GIS基礎軟件的研究」中的數據結構研究,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李清泉,現任深圳大學校長,原武漢大學常務副校長。獨立完成「面向對象GIS基礎軟件的研究」中的數據結構研究,榮獲中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張桂峰,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副研究員,碩士生導師。

家庭[編輯]

注釋[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