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橙珊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橙珊瑚
科學分類 編輯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刺胞動物門 Cnidaria
綱: 珊瑚綱 Anthozoa
目: 石珊瑚目 Scleractinia
科: 樹珊瑚科 Dendrophylliidae
屬: 橡樹珊瑚屬 Balanophyllia
種:
橙珊瑚 B. elegans
二名法
Balanophyllia elegans

橙珊瑚學名Balanophyllia elegans),或被稱為橙色杯狀珊瑚,是一種獨體生存的杯狀珊瑚,屬於石珊瑚目樹珊瑚科。原生與東太平洋 。與大部分和蟲黃藻共生的珊瑚不同,牠是非蟲黃藻共生珊瑚。牠們的珊瑚蟲大多呈現鮮亮的橙色,或者黃色但是比較少見,直徑大約在1 cm(0.4英寸) 左右[2],橙珊瑚蟲體型較大,並且有觸角,遇到危險時,牠們幾乎可以全身退縮回杯狀的珊瑚石中躲避[3]

分布與棲息地[編輯]

橙珊瑚主要分布在東太平洋北美西海岸, 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州均有發現。 其棲息地在低洼的潮間帶區域到大約水深 290米(950英尺)的海床上。橙珊瑚喜歡有着劇烈海水運動的棲息地。

生物特性[編輯]

作為非蟲黃藻共珊瑚,其體內不含有海藻從而也不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獲取能量。橙珊瑚用觸角捕捉食物,並藉助牠們兩種刺細胞英語Cnidocyte(一種為刺入獵物體內的針狀細胞,一種為纏繞獵物的線狀粘液細胞)。牠們裂縫狀的很大,也有可能在張口時通過其胃水管腔日語胃水管腔中褶皺的腸繫膜捕捉獵物完成進食。然而牠們最主要的捕獵方法仍然是通過觸角捕獲浮游動物。與眾不同的事,橙珊瑚能吸收溶解在海水中的有機碳,特別是當冬季浮游動物短缺時,這種營養來源可能是牠們賴以生存下去的決定性因素。[4]

參考文獻[編輯]

  1. ^ Hoeksema, Bert. Balanophyllia (Balanophyllia) elegans Verrill, 1864. WoRMS. 2017 [18 September 2017]. 
  2. ^ Cowles, Dave. Balanophyllia elegans Verrill, 1864. 2005 [18 Sept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9-20). 
  3. ^ Brueggeman, Peter. Cup Corals. [10 November 20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11). 
  4. ^ Mackie, G.O. Coelenterate Ecology and Behavior.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3: 110–115. ISBN 978-1-4757-97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