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飢餓指數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印度飢餓指數(英語:India State Hunger Index (ISHI) )是一個表現印度局部地區飢餓營養不良程度的指數,它是以2008年全球飢餓指數(GHI)為模板,統計了印度的17個,超過全國95%的人口數量。

印度飢餓指數是由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IFPRI)推動,並且與非政府組織救濟世界飢餓組織和美國加州大學經濟學系在2008年首次提出。

背景[編輯]

儘管印度經濟表現良好,但仍有超過2億人食品安全得不到保障,印度是全球遭受飢餓威脅人口最多的國家。在全球飢餓指數排名中,印度在排在第66位(總數位88),而且指數達到了23.7的警戒值。這個國家的主要問題是有大量的五歲以下體重未達標的兒童,其原因歸咎於營養量過低和婦女的教育地位。

指標和基本數據[編輯]

印度飢餓指數通過多種方法來衡量飢餓和營養不良水平。它結合三個同等分量的加權指標:

  1. 營養不良人口佔總人口比例(反應了膳食攝入量不足人口的數量)
  2. 五歲以下體重未達標兒童的比例(反應了體重減少或者體重增長減少的兒童的比例)
  3. 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部分反應了膳食攝入量和不健康環境共同影響下致命作用)

印度飢餓指數使用了兩個數據源:

  • 2005年-2006年印度第一輪全國家庭健康抽樣調查數據
  • 2004年-2005年全國抽樣調查數據。

該指數涵蓋了印度的17個邦,超過全國人口的95%。

重要結果[編輯]

  • 2008年印度飢餓指數中旁遮普邦得分13.6(嚴重飢餓)和中央邦得分30.9(非常令人擔憂的)表明了印度各邦指數變量大。如果把旁遮普邦的指數放在2008年全球飢餓指數中來看的話,那麼其排名為第34位,而中央邦排在第82位。在印度,受飢餓人口的數量要比埃塞俄比亞或蘇丹受飢餓人口數量要多。營養不良的兒童佔到了60%。
  • 擁有印度飢餓指數的17個邦全都處於嚴重飢餓或嚴重飢餓級別以上,12個邦處在驚人的級別,還有一個邦處於非常令人擔憂的級別。
  • 印度飢餓指數能反應一個地區的貧困程度,但是與國家經濟增長卻不相關。有較高飢餓指數的邦經濟表現卻很良好。
  • 印度各個邦應優先考慮應制定有針對性的策略來確保食物充足,減少兒童死亡率和提高兒童營養。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