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頓·費爾德曼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莫頓·費爾德曼
1976年於阿姆斯特丹
原文名Morton Feldman
出生(1926-01-12)1926年1月12日
美國紐約州紐約市
逝世1987年9月3日(1987歲—09—03)(61歲)
水牛城
國籍美國
職業作曲家

莫頓·費爾德曼 (英語:Morton Feldman, 1926年1月12日 - 1987年9月3日) 是一位美國作曲家。

費爾德曼是20世紀音樂的一位重要人物,他與約翰·凱奇克里斯蒂安·沃爾夫英語Christian Wolff (composer)厄爾·布朗英語Earle Brown這幾位紐約派實驗作曲家英語New York School (art)一同開創了隨機音樂英語Indeterminacy (music)。費爾德曼的作品以他自己獨特的聲音而著稱:自由而漂浮的節奏、慢慢遠離的微弱失焦音高、總體平靜且緩慢的行進以及重複出現的不對稱節奏型。 1977年之後,他開始在作品中探索時長上的極端。

人物生平[編輯]

費爾德曼出生在紐約皇后區伍德賽德的一個俄羅斯猶太移民家庭:父親歐文·費爾德曼(1893年 - 1985年)1910年從佩列亞斯拉夫移民到紐約,母親弗朗西斯·布勒司京·費爾德曼(1897年 - 1984年)1901年從博布魯伊斯克移民到紐約。[1] 他的父親擁有一家童裝製衣廠。[2][3] 童年時期他曾與薇拉·莫蘭·普睿斯學習鋼琴,根據費爾德曼自己的講述,這段經歷給他一個「豐富的樂感而非樂理」。[4] 費爾德曼的第一個作曲老師是德國出生的猶太作曲家 沃林福德·里格,他是阿諾德·勛伯格斯特凡·沃爾普英語Stefan Wolpe在美國的首批追隨者,曾與安東·韋伯恩弗朗茲·施雷克爾學習過。費爾德曼和沃爾普大部分時間只是在談論音樂與藝術。[5]

1950年代早期,費爾德曼有一次去聽紐約愛樂樂團演奏安東·韋伯恩的 Symphony, op. 21 。在這首作品結束後,交響樂團正準備要演奏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費爾德曼因為被聽眾對韋伯恩作品的無禮反應擾亂當即離開了現場。[6] 在大廳里他碰到同樣決定離開的約翰·凱奇[7] 兩人很快便成了好友,費爾德曼搬進了凱奇所在公寓的二樓。 通過凱奇,他認識了雕塑家理查德·利波爾德英語Richard Lippold(他的工作室就在隔壁)、藝術家索尼婭·塞庫拉英語Sonia Sekula羅伯特·勞森伯格以及作曲家亨利·威爾維吉爾·湯姆森 和喬治·安太爾等。[8]

在凱奇的鼓勵下,費爾德曼拋棄了和聲序列主義等限制,開始以一種與傳統作曲系統無關的方式進行創作。 他嘗試使用非標準的樂譜,比如在網格中指定在特定時間內需要彈奏多少個音符,但不限制具體音高。 約翰·凱奇在費爾德曼的啟發下也開始在作品中使用隨機:創作出了作品 變化的音樂(英文:Music of Changes),作品中的音符根據易經推斷決定。

通過凱奇,費爾德曼見到了另一些紐約藝術場景中的著名人物,比如傑克遜·波洛克菲利普·加斯頓弗蘭克·奧哈拉抽象表現主義的繪畫給他帶來了靈感,[9] 在1970年代創作了數首長約20分鐘的作品:包括 羅斯科教堂 (英文:Rothko Chapel)(1971年,為一座同名的建築所創作,其中包含大量馬克·羅斯科的畫)和 弗蘭克·奧哈拉 (1973)。 1977年他創作了歌劇 Neither[10] , 文本由塞繆爾·貝克特創作。

費爾德曼受委託為傑克·加芬英語Jack Garfein1961年電影《斷腸孤鳳英語Something Wild (1961 film)》(英文:Something Wild)創作原聲。 然而,當聽到開場音樂之後,其中一個角色(由 卡羅爾·貝克英語Carroll Baker 飾演,他也是導演傑克·加芬的妻子)被強姦,導演立刻撤回了委託,去召集阿隆·科普蘭加入原聲創作。 據傳導演的反應十分驚恐:「我的妻子正在被強姦而你用的是鋼片琴?」[11]

費爾德曼的音樂在1970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12] :失去了對圖像記譜和無節奏記譜系統的興趣,開始轉向一種在節奏上更確定的方式。 這段時期的第一個作品是一首叫做 《普睿斯夫人上周死於90歲》(英文: Madame Press Died Last Week at Ninety) 的短作品,獻給他童年的鋼琴老師 薇拉·莫蘭·普睿斯。

1973年,47歲的費爾德曼成為了布法羅大學艾德加·瓦雷茲教授(一個他自己命名的稱號)。在這之前,他通過在自己家族位於紐約的紡織生意全職工作謀生。 除了在布法羅大學授課,費爾德曼在1980年代中期也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有教職。

再後來他開始創作長度很長的作品,往往都只有一個連續的樂章,且長度很少短於半個小時。 這些作品包括《小提琴與樂四重奏》(1985年,約2個小時)、《為菲利普·加斯頓而作》(1984年,約4個小時),最極端的是《弦樂四重奏:二》(1983年,約6個小時且沒有中斷)。通常這些有作品一個非常緩慢的行進速度,且大部分都是較安靜的聲音。 費爾德曼曾表示只有安靜的聲音能吸引他自己了。 

費爾德曼在他去世前不久與加拿大作曲家芭芭拉·蒙克結婚。1987年,在與自己生命抗爭了三個月後在其水牛城的家中去世,死因為胰腺癌

腳註[編輯]

  1. ^ Morton Feldman «The Early Years» (PDF). [2017-10-2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8-05-04). 
  2. ^ Ross 2006.
  3. ^ Hirata 2002, 131.
  4. ^ Zimmermann 1985, 36.
  5. ^ Gagne, Caras 1982.
  6. ^ Feldman, Morton. "Liner Notes." Give My Regards to Eighth Street: Collected Writings of Morton Feldman. Ed. B. H. Friedman. Cambridge: Exact Change, 2000. 4. Print.
  7. ^ Revill 1993, 101.
  8. ^ Feldman 1968.
  9. ^ Vigeland, Nils. "Morton Feldman: The Viola in my Lif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Liner note essay. New World Records.
  10. ^ Ruch, A, Morton Feldman's Neither 互聯網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1-11-23. themodernword.com website, 17 May 2001. Retrieved October 30, 2012.
  11. ^ Wilson, Peter Niklas. Canvasses and time canvasses. Chris Villars Homepage. [30 May 20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2). 
  12. ^ Feldman, Morton. Morton Feldman Slee Lecture, February 2, 1973.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Buffalo. February 2, 1973 [17 December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年6月28日). 

參考文獻[編輯]

  • Feldman, Morton. 1968. Give My Regards to Eighth Street, Artnews Annual. Included in Give my regards to Eighth Street: Collected Writings of Morton Feldman (2000), The Music of Morton Feldman, and elsewhere.
  • Gagne, Cole, and Caras, Tracey. 1982. Interview with Morton Feldman. In: Soundpieces: Interviews with American Composers, 164–177. Metuchen, New Jersey: The Scarecrow Press Inc, 1982. Available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Hirata, Catherin. 2002. Morton Feldman. In: Sitsky, Larry, ed. 2002. Music of the Twentieth-century Avant-garde.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 Revill, David. 1993. The Roaring Silence: John Cage – a Life. Arcade Publishing. ISBN 1-55970-220-6, ISBN 978-1-55970-220-1.
  • Ross, Alex. 2006. American Sublime. The New Yorker, June 19, 2006. Available onlin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 Zimmerman, Walter, ed. 1985. Morton Feldman Essays. Kerpen: Beginner.

延伸閱讀[編輯]

  • Cline, David. The Graph Music of Morton Feldma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 Eldred, Michael The Quivering of Propriation: A Parallel Way to Music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Section II.4.4 A musical subversion of harmonically logical time (Feldman)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www.arte-fact.org 2010
  • Feldman, Morton. Morton Feldman Says. Chris Villars, ed. London: Hyphen Press, 2006.
  • Feldman, Morton. Morton Feldman in Middelburg. Lectures and Conversations. R. Mörchen, ed. Cologne: MusikTexte, 2008.
  • Feldman, Morton. Give my regards to Eighth Street: Collected Writings of Morton Feldman. B.H. Friedman, ed. Cambridge, MA: Exact Change, 2000.
  • Gareau, Philip. La musique de Morton Feldman ou le temps en liberté. Paris: L'Harmattan, 2006.
  • Hirata, Catherin (Winter 1996). "The Sounds of the Sounds Themselves: Analyzing the Early Music of Morton Feldman", Perspectives of New Music 34, no.1, 6-27.
  • Herzfeld, Gregor. "Historisches Bewusstsein in Morton Feldmans Unterrichtsskizzen", Archiv für Musikwissenschaft Vol. 66, no. 3, (Summer 2009), 218-233.
  • Lunberry, Clark. "Departing Landscapes: Morton Feldman's String Quartet II and Triadic Memories." SubStance 110: Vol. 35, Number 2 (Summer 2006): 17-50. (Available at http://www.cnvill.net/mftexts.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105 on the list])
  • Noble, Alistair. Composing Ambiguity: The Early Music of Morton Feldman. Farnham: Ashgate, 2013. ISBN 978-1-4094-5164-8

外部連結[編輯]

作品試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