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座標26°37′37″N 106°36′14″E / 26.62705°N 106.60399°E / 26.62705; 106.60399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貴州省地質資料館
地圖
成立2008年1月(地質資料館)
2021年8月14日(地質博物館)
地址中國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雲潭南路與興筑西路交匯處
類型自然科學類博物館
規模10餘萬件(2021年)
網站www.gzdzbwg.com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又名貴州省地質資料館,位於中國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是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所屬的地質博物館兼地質資料館。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於2008年成立,2020年更名為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於2021年8月14日正式開館,2024年獲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博物館共有化石岩石礦物標本等藏品10餘萬件,圍繞貴州地質資源和古生物舉辦常設展覽。

歷史[編輯]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的前身是1957年成立的貴州省地質局全省地質資料處。2008年1月,貴州省地質資料館獲批成立,為貴州省國土資源廳所屬正縣級事業單位[1],辦公地址位於貴陽市雲岩區寶山北路217號(市藥材公司院內)[2]

為解決地質資料保管設施簡陋、檔案庫房不足等問題[3],自2011年起,貴州省國土資源廳(後改為省自然資源廳)會同貴州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貴州省有色金屬和核工業地質勘查局貴州省煤田地質局開始籌建新地質資料館和地質博物館[4]。2015年6月24日,項目可行性報告獲得貴州省發改委批覆[3]。博物館主體建築於2016年10月開工,2019年12月完工[5]。2020年8月,貴州省地質資料館更名為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加掛貴州省地質資料館牌子,為貴州省自然資源廳所屬正縣級事業單位[1],並於當月24日遷至博物館北樓4樓辦公[6]。2021年8月14日,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正式開館[4]。2024年5月,博物館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7]

建築[編輯]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近景,館名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題寫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位於貴陽市觀山湖區雲潭南路與興筑西路交匯處,總建築面積40004.5平方米,由5棟單體建築組成,包括地質博物館展廳、地質資料館庫房、綜合業務用房、多功能報告廳及配套用房。博物館由貴州省建築設計研究院四分院設計,主體建築造型寓意為「黔之石」,綜合了梵淨山蘑菇石、沉積岩梯田、貴州的拼音首字母縮寫「GZ」等元素。曾獲得2019年度貴州省 「黃果樹杯」優質工程評比第一名及2020年度中國建設工程魯班獎(國家優質工程)[8][9][10]

展覽[編輯]

截至2021年8月,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共有化石岩石礦物標本等藏品10餘萬件,其中化石標本有3000餘件[11],展陳總面積為1.6萬餘平方米,設有序廳、常設展廳、臨時展廳及互動展區,4個常設展廳分別設置「神秘貴州」「多彩貴州」「富饒貴州」「奮進貴州」4個常設展覽。[4]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展廳一覽[12]
樓層 展廳 說明
一樓 序廳 牆面上嵌有160平方米的巨幅海百合化石和甕安凱里盤縣興義關嶺5個化石生物群落的浮雕作品。
神秘貴州 以貴州境內的古生物為主題,通過400餘件化石標本、復原場景和多媒體影像展現貴州5億年前至200萬年前的生物演化過程。包括魚龍貴州龍、海百合等。[13]
二樓 多彩貴州 以貴州喀斯特地貌為主題,通過復原場景和多媒體影像等方式普及喀斯特地貌知識,再現黃果樹瀑布織金洞馬嶺河峽谷等著名景觀。[14]
富饒貴州 展示300多件礦物礦石標本和寶石玉石工藝品,介紹貴州的礦產資源。
奮進貴州 通過歷史圖片、文物、雕塑等形式,介紹貴州自明清時期至今在地質礦產、地理測繪土地管理領域的發展歷程與成就。展出文物300餘件,包括李四光等地質學家的手稿。
負一樓 臨時展廳 該層除臨時展廳以外還有互動展區、主題圖書館、文創商店、主題餐廳、科研科普活動室、5D影院等。

研究[編輯]

館藏鄧氏貴州魚龍模式標本

截至2019年,貴州省地質資料館館藏成果地質資料1.7萬餘檔,出版資料、圖書和自然資源行政審批檔案20餘萬件,以及大量實物地質資料和原始地質資料。[15]

地質博物館負一層設有化石修復室,負責館藏化石的修復工作。[11]

參觀信息[編輯]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開放時間為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停止入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順延)。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參觀前須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16]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关于地博.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2021-08-24]. [失效連結]
  2. ^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简介.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2020-04-15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7). 
  3. ^ 3.0 3.1 关于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貴州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15-06-24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7). 
  4. ^ 4.0 4.1 4.2 楊情麗; 劉啟鈞. 典藏10余万件藏品 成就贵州地质文化新地标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正式开馆.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2021-08-15 [2021-08-25]. 
  5. ^ 省自然资源厅调研省地质博物馆建设复工情况.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2020-04-02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6. ^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搬迁公告.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2020-08-20 [2021-08-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7). 
  7. ^ 关于第五批全国博物馆定级评估一级博物馆评估结果的公示. 中國博物館協會. [2024-05-21]. 
  8. ^ 陳玲. 以技术引领 创一流设计|从省地质博物馆项目看贵州省建院四分院发展纪实.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 2021-09-14 [2021-09-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4). 
  9. ^ 沈純練.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喜获“黄果树杯”优质工程奖. 人民網. 2020-04-24 [2021-08-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10. ^ 贵州省地质资料馆暨地质博物馆建设项目荣获“鲁班奖”. 貴州省自然資源廳. 2021-03-09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11. ^ 11.0 11.1 劉蘇頡. “唤醒”沉睡数亿年的化石!走近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化石修复师. 當代先鋒網. 2021-08-22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12. ^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建成并免费向公众开放. 貴州日報. 2021-08-14: 04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13. ^ 神秘贵州厅.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2021-08-25]. [失效連結]
  14. ^ 多彩贵州厅.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 [2021-08-25]. [失效連結]
  15. ^ 黃小勝. 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新馆投入使用 数十万资料喜迁“新居”. 貴州綜合廣播. 2020-09-12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16. ^ 来看,地质之美. 貴陽晚報. 2021-08-15: A01 [2021-08-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8-25). 

外部連結[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