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養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錢養廉,字國維浙江杭州府仁和縣匠籍。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

生平[編輯]

萬曆十六年(1588年)戊子科舉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進士,授工部主事,筦河夏鎮、汶泗諸泉,以夏鎮為壑,而昭陽諸湖又在其下流,自留城至鎮口,百里無際,糧船非乘風不得達,養廉親履其地視察,從堤旁開二支河,以殺水勢,又議於昭陽鑿石通道至徐邳,以下出口,則內水無壅滯,而漕渠可百年無事。總河舒應龍然其策,會以父喪去位,後人卒用其議,成泇河。服闋,召補吏部考功署郎中事,日本入侵朝鮮,尚書石星主和議,總督孫鑛不用其議,乃誣鑛通書幣,奉旨會議,養廉屬草剖析利害,極明鑛無罪,星計不得行,和議亦止。升稽勲司員外郎,調驗封,署司事。以禮部尚書范謙贈蔭事,吏部司官忤輔臣張位,吏部在任在籍二十七人,留用五人,余盡放逐,養廉竟削奪歸。養廉少時娶黃氏,後失明,黃翁意且難之,養廉請於父,以方劉庭式,竟娶之。卒年五十八,所著有《貽清堂詩文》二十卷、《考功疏草》一卷,後贈光祿寺少卿[1]

家族[編輯]

錢立為廣西副使。

參考資料[編輯]

  1. ^ 《仁和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