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座47c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熊座47c
發現
發現者黛博拉·費舍爾、R·保羅·巴特爾和傑弗里·馬西等人
發現日期2001年8月15日
2002年3月19日(確認)
多普勒光譜學
軌道參數
半長軸3.39天文單位[1]
離心率0.220 ± 0.028[1]
軌道週期2190 ± 460地球日[1]
近心點經度180 ± 170°[1]
近心點時間2,451,581 ± 40儒略日[1]
物理特徵
質量0.460倍木星質量[1]
視星等5.1

大熊座47c是一顆位於大熊座、距離地球大約46光年的系外行星,運行於圍繞大熊座47的長周期軌道上,其軌道周期約為6地球年。該行星是大熊座47行星系中距離其母星最遠的行星,其質量下限為0.46倍木星質量。

發現[編輯]

和大多數系外行星一樣,科學家是通過測定由於行星引力引起的恆星徑向速度而發現這顆行星的,而其徑向速度的測定則是通過精確測定大熊座47光譜多普勒頻移得出的。

及至2001年,科學家已經在大熊座47系統中發現了一顆系外行星,命名為大熊座47b。但是對大熊座47徑向速度的進一步探測表明該恆星還存在另一種周期性擾動,大熊座47b的存在並無法解釋這種現象。科學家認為這種擾動可能是由第二顆行星造成的,這顆行星被命名為大熊座47c,其軌道周期接近於7地球年。對大熊座47的光球進行的觀測還表明這種擾動的天體不大可能是由恆星活動造成的,從而使得第二顆行星的存在更具可能性。該結果於2002年對外公佈。[2]

但是在對大熊座47進行的進一步觀測中並未發現這顆行星,增加了人們對這顆行星是否存在的疑問。另外,從證明該行星存在的數據中並無法推測出該行星的各物理特性。[3] 一項對長達6900日的觀測數據進行的研究表明儘管大熊座47系統中可能存在第二顆行星,但是這顆行星的軌道周期不大可能如原來預期的為2500地球日,該研究估計其軌道周期為7586地球日,相應的與母星的軌道距離為7.73天文單位。以上參數至今也仍不確定。[4]周邊區域系外行星目錄》將大熊座47c的軌道周期標註為2190地球日,但是其所援引的費舍爾等人發表於2000年的文獻並不支持該軌道周期值。[1][2]儘管如此,這一數值也為《系外行星百科全書》所援引。[5]

物理特性[編輯]

大熊座47c的質量較大,所以它可能屬於類木行星,從而並不擁有固體表面。同時由於科學家只能間接的探測該行星,所以至今還不知道其半徑、物質構成和表面溫度。

參考文獻[編輯]

外部連結[編輯]

天球赤道座標星圖 10h 59m 28.0s,+40° 25′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