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 39五英寸舰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k 39五英寸舰炮
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上配备的Mk 39舰炮,摄于1963-1964年间
类型多用途舰炮
原产地 美国
服役记录
服役期间1945 - 1993
使用方 美国
 日本
参与战争/冲突朝鲜战争
越战
生产历史
研发者美国海军军械局
研发日期1939 - 1940
制造数量50
基本规格
重量5,400磅(2,400千克)(炮管)
73,900磅(33.5 t)(炮塔全重)
枪管长度270英寸(6.9米)(54倍径)
操作人数16

炮弹127 x 836毫米
炮弹重量32公斤
口径127毫米
枪机半自动装弹
后膛垂直滑锲式炮栓
射击仰角-10° - +85°
每秒15°
回旋角度中心线左右各150°
每秒30°
射速15 - 18发/分
枪口初速808米每秒(2,650英尺每秒)
有效射程19,000码(17,000米)(仰角20度)
最大射程25,909码(23,691米)(仰角45度)
15,758米(51,699英尺)(仰角85度,对空)

Mk 39五英寸舰炮美国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发的五英寸高射、平射双用型中口径舰炮,原定用于替换Mk12 5吋38倍径炮,但是整体评价不佳,且配备载台遭取消之因素,因此仅少量生产,战后美军开发了Mk 42舰炮取代了二战期间开发的五吋炮。它在美海军五吋炮家族中算是一款过渡型号,但它定义的新款五吋炮弹规格与54英寸炮管后来被持续沿用,为冷战到现代以来美军的主流规格。

简介[编辑]

1939年,美国海军武备署英语Bureau of Ordnance开始探讨替换现役的38倍径五吋炮之计划。武备署的最初构想有三种规格:6英寸、5英寸、4.5英寸。1940年1月,武备署决定沿用现有的五英寸炮尺寸,延长炮管、改进性能作为新型高平两用炮[1]

美军开发的54倍径五吋炮管制式编号Mk 16/54倍径(5-inch/54-caliber Mark 16),其制造技术并非承袭既有存在的51倍径五吋炮,而是由6吋47倍径舰炮减小口径,使用自紧冷锻炮身工艺技术,[2]因此虽然炮管长度增长,但是炮管使用寿命与重量均较同期开发的中口径舰炮更为优秀。Mk 39的炮塔为密闭式的四方型炮塔,炮塔为19毫米厚的钢板打造,火炮炮组有16人,其中6人在甲板下的弹药库送弹、10人在炮塔内操炮。火炮的弹药与操炮动线设计与Mk 12相同,半定装式炮弹分装为发射药桶、炮弹,各自由上弹机移动至炮塔内部,再由人力组装,搬运送入半自动上弹机,并经由射控系统指挥或炮塔内炮长瞄准击发。

但是与前一代五吋炮相比,Mk 39使用了体积更大的炮弹去换取更优秀的射击效果。Mk 12的发射药药筒尺寸为127 x 679毫米,重5.58公斤,Mk 39的发射药筒尺寸则是27 x 836毫米,重5.91公斤。此外为了配合新的发射药筒,它运用的Mk 41炮弹重量也随之增长,在完成引信、弹药、发射药筒组合后,Mk 39舰炮射击的五吋炮弹1枚全重将近39公斤,较前代五吋炮弹的31.5公斤重了快30%,但火炮炮组编制没有调整或增编,这使得炮组人员疲劳累积的速度也随之加快。这使得该炮在实用评价上不如既有型号。

原定第一艘配备此型火炮的军舰是蒙大拿级战舰,但建造计划在1943年取消,同时取消的还有其双连装版本的Mk 40舰炮,火炮虽然已经完成生产,但要到1945年中途岛号航空母舰下水后才配备在该级舰上,[1]这使得此型火炮在二战中并无使用的机会。在当时面对的防空战况来说,Mk 39已可满足航舰对空火网的需求,但是随着航空母舰改造工程的进行,船只吨位被挪用于配合更大且更重的舰载战斗机,原本安装在航空母舰上的中口径舰炮因为不适应喷射机时代的舰队防空而被陆续拆除,但美军仍使用它到1977年。[1]

除了美军航舰外,日本海上自卫队在1950年代建造的第一代护卫舰是向美国采购配备了本型炮,但是为了适应中小型舰艇运用因此减轻火炮整体重量,包括炮塔外罩替换为厚6毫米的高张力钢板,[1]弹药库也被缩小容积,仅能储存330发炮弹。日本配备的Mk 39也因应时代进步,火炮射控是搭配1950年代发展的AN/SPG-34照明雷达的Mk 57射控系统,这是它和美国版本最为不同的部分。

配备军舰[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梅野 2007,第86-90页.
  2. ^ Campbell 1986,第143页.

参考文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