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錢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錢起
出生710年 編輯維基數據
逝世780年 編輯維基數據
職業詩人作家 編輯維基數據
子女錢徽、錢方義 編輯維基數據

錢起(710年?—780年),字仲文唐代詩人,籍貫吳興(今浙江湖州[1]。同郎士元司空曙李益李端盧綸李嘉祐等稱大曆十才子。書法家懷素和尚之叔,被譽為「大曆十才子之冠」。又與郎士元齊名,稱「錢郎」,當時稱為「前有沈宋,後有錢郎」。其詩作多描寫自然景物、田園風光,風格清新自然,擅長五言詩,與王維孟浩然等同為山水田園詩派的重要成員[1]

生平[編輯]

關於錢起的出生年份,文獻記載不一。《新唐書》並未明確記錄他的生卒年,聞一多在《唐詩大系》中將其定為722年。但這一說法存在爭議。例如,錢起曾作《奉和張荊州巡農晚望》一詩,張荊州即張九齡,此詩寫於開元二十六、二十七年(738-739)之間。若錢起生於722年,當時他只有十七、八歲,這樣的年齡與曾為宰相年逾六十的張九齡唱和作詩不合常理。因此,傅璇琮認為錢起的實際出生年份應早於722年,當在710年左右。[1]

錢起自開元二十六、七年(738-739)遊歷荊州之後,約有十餘年的時間行跡不可考。天寶九載或十載(750年或751年),錢起登進士第,任秘書省校書郎。此後,他在天寶年間活動的記載甚少。[1]

安史之亂期間,錢起在757年唐軍收復長安後回到長安。至德二載(757年)後,錢起在藍田縣(今陝西藍田)任縣尉,與王維有詩篇酬答。錢起在藍田縣尉任上的時間可能從758年(乾元元年)開始,持續至760年代初[1]。後任司勛員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學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稱「錢考功」。

錢起的晚年活動記錄較少。他在唐代宗時期(762-779)仍有詩作傳世,但具體的官職和活動鮮有記載。約於780年去世。[1]

詩歌創作[編輯]

錢起的詩以五言詩為主,題材廣泛,風格清新俊逸,尤擅長描寫自然景物和田園風光[1]。作品多見於《全唐詩》中。有《錢考功集》,集中五絕《江行無題一百首》及若干篇章,為其曾孫錢珝所作。

湘靈鼓瑟》是錢起的代表作之一,全詩描繪了湘水女神演奏瑟的情景,具有濃厚的神話色彩和優美的意境。其末兩句「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被後人稱為絕唱。《夜雨寄北》則表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切懷念和夜雨中寂寞心情。這首詩被認為是錢起抒情詩的典範之一。[1]

他與王維、孟浩然等人有較多詩篇酬唱,如王維的《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和錢起的《酬王維春夜竹亭贈別》。王維對其詩才稱許有加,而錢起亦在王維死後寫下《故王維右丞堂前芍藥花開悽然感懷》一詩,表達對這位前輩詩人的深切懷念。[1]

錢起被《新唐書》列為大曆十才子之一,雖然他生活的年代比其他九人才子略早,但其詩才不減。他的詩作被譽為「體格新奇,理致清瞻」,在當時及後世享有很高的評價。高仲武在《中興間氣集》中評價錢起「文宗右丞,許以高格」。[1]

家庭[編輯]

有子錢徽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傅璇琮. 唐代诗人丛考. 北京: 中華書局. 2003: 445–468. ISBN 710103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