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尋森/Sandbox2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中山站
南極科考站
中山站外景(攝於2007年)
中山站外景(攝於2007年)
中山站在南極洲的位置
中山站
中山站
在南極洲的地理位置
坐標:69°22′25″S 76°22′18″E / 69.373587°S 76.371652°E / -69.373587; 76.371652座標69°22′25″S 76°22′18″E / 69.373587°S 76.371652°E / -69.373587; 76.371652
所屬 中國
所在南極洲東部
拉斯曼丘陵
普里茲灣東南沿岸
隸屬國家海洋局中國極地研究中心
機構考察業務部門
建立1989年2月26日 (1989-02-26)
語源孫中山先生
人口
 • 總計20(冬)至60人(夏)左右
類型全年型
設施
  • 辦公棟、宿舍棟、氣象棟、科研棟和文體娛樂棟,以及發電棟、車庫以及醫務室等十五座建築
  • 全自動冷熱水供水系統
  • 雪鷹601固定翼飛機
  • 南極亮星巡天光學望遠鏡
  • 單邊帶發射機、全波段收訊機以及海事衛星終端設備
  • 污水與垃圾處理系統
網站Chinese Arctic and Antarctic

中山站

歷史[編輯]

中山站是中國在南極洲繼長城站開闢的第二個科考站,建成於1989年2月26日。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與國際社會接觸更加緊密。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國開啟了此前長期為空白的南極大陸的科考事業。1983年中國加入《南極條約[1],1984年11月在李鵬的批示下,派遣首支南極洲考察隊到達南極,由郭琨出任隊長[2]。1985年2月中國首座科考站長城站在喬治王島菲爾德斯半島落成。因此緣故,中國在同年十月成為條約協商國成員國[3],進而在南極事務上增強了話語權,也為進一步南極科考奠定基礎。

此後中國開始醞釀在東南極洲新建科考站的計劃。之後國家開始派遣人員通過參觀訪問美國麥克默多站、澳大利亞凱西站等他國科考站來學習建站經驗,以及考察了澳戴維斯站、日本昭和站羅斯海的南極沿岸一帶的地形地貌。在勘測的基礎上進行了可行性論證,擬出兩個方案:位於普里茲灣內的拉斯曼丘陵地帶和阿蒙森海沿岸地帶,地表均無冰露岩,有可維持科考的物質條件[4]。1988年6月20日,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外交部以及國家海洋局等部門聯合向國務院遞交了計劃在東南極新建科考站的的請示,並在這份請示中提議以孫中山先生之名來命名這座新的科考站[5]。同年7月27日請示得到國務院批准[6]。隨後在1988年10月初,一批先遣隊員抵達拉斯曼丘陵進行實地勘測,證實了此地條件相對阿蒙森灣地段更優越,經南極考察委員會討論後最終確定了中山站位置[4]

1988年11月20日第五次南極考察隊搭乘「極地」號從青島出發,由國家海洋局副局長陳德鴻率隊[5]。艱難地穿過南極浮冰區和破除近岸崩塌浮冰後,最終於1989年1月25日趕在燃油耗盡前將2300多噸建站物資運卸到了中山站站址。同年2月26日中山站初步建成[6],在之後進行了不斷的擴建改造。2007年12月22日,由中鐵建工集團承建的中山站最大的改造工程動工[7],於2010年2月28日完工[8]

設施條件[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1. ^ 薛雍樂. 南极条约协商会议首次在中国召开,南极对中国已不再遥远. 澎湃新聞 (上海東方報業). 2017-05-23 [2018-01-26]. 
  2. ^ 科考队每日奋战十八小时 不畏极地严寒建设长城站. 鳳凰網. 鳳凰新媒體. 2014-11-22 [2018-01-26]. 
  3. ^ 董牧杭. 中国南极科考30周年,《南极条约》是如何缔结的?. 澎湃新聞 (上海東方報業). 2014-11-19 [2018-01-26]. 
  4. ^ 4.0 4.1 盘点我国四大南极科学考察站. 央廣網. 新華社. 2014-02-08: 第2頁 [2018-01-26]. 
  5. ^ 5.0 5.1 賈根整. 回顾我国早期的南极考察. 中國海洋報 (中國海洋在線). 2014-10-16 [2018-01-26]. 
  6. ^ 6.0 6.1 王自磐. 中国南极中山站建站27周年回顾. 中國海洋報 (中國海洋局官網). 2016-02-24 [2018-01-26]. 
  7. ^ 張建松. 我国南极中山站规模最大的改造工程开始动工. 網易網. 新華網. 2007-12-23 [2018-02-02]. 
  8. ^ 中国南极"十五"能力建设中山站改造项目完成. 網易網. 中國網. 2010-03-04 [2018-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