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士幌町
外观
上士幌町 上士幌町 | |
---|---|
町 | |
日文轉寫 | |
• 日文 | 上士幌町 |
• 平假名 | かみしほろちょう |
• 罗马字 | Kamishihoro-chō |
| |
![]() 上士幌町在北海道的位置 | |
坐标:43°13′58″N 143°17′45″E / 43.23272°N 143.29581°E | |
国家 | 日本 |
地方 | 北海道地方 |
都道府縣 | 北海道十勝綜合振興局 |
郡 | 河東郡 |
接鄰行政區 | 新得町、鹿追町、士幌町、本別町、足寄町、上川町、北見市、置戶町 |
政府 | |
• 町長 | 竹中貢 (現任任期至:2029年3月24日) |
面积 | |
• 总计 | 694.23平方公里 |
(部份邊界未確定) | |
人口(2025年2月28日) | |
• 總計 | 4,731[1]人 |
• 密度 | 6.82人/平方公里 |
象徵 | |
• 町樹 | 白樺 |
• 町花 | 鈴蘭 |
• 町鳥 | 杜鵑鳥 |
时区 | 日本標準時間(UTC+9) |
町編號 | 01633-1 |
邮政编码 | 〒080-1492 |
町役場地址 | 北海道河東郡上士幌町字上士幌東3線238番地 |
電話號碼 | +81-1564-2-2111 |
法人番號 | 9000020016331 |
網站 | www |
然別湖上的邊界未確定,因此未含然別湖面積3.43km²。 |
上士幌町(日语:上士幌町/かみしほろちょう Kamishihoro chō */?)位於北海道十勝綜合振興局北部,與置戶町相鄰。町内約76%的土地被山地和原野覆蓋,除了十勝三股的山間盆地以外幾乎沒有平地[2][3]。南部為平原,適合耕種;北部多為山地,位於大雪山國立公園的東麓。國道273線穿越町内並通往上川支廳。上士幌町内也有北海道遺產「舊國鐵士幌線混凝土拱形橋樑群」[4]當地以農業、林業和酪農業為主,生產小麥、甜菜和馬鈴薯等農產品[5]。旅遊業在當地也相當盛行。。
「士幌」來自阿伊努語「su-woro」,意思為將鍋浸在水中。因分村時位於流經現在士幌町的河流的上游,因此命名為「上士幌」。
人口
[编辑]![]() | ||||||||||||||||||||||||||||||||||
上士幌町與日本全國年齡別人口分布比較圖 (2005年資料) |
上士幌町的年齡、男女別人口分布圖 (2005年資料) | |||||||||||||||||||||||||||||||||
■紫色是上士幌町
■綠色是全国 |
■藍色是男性
■紅色是女性 | |||||||||||||||||||||||||||||||||
上士幌町人口變化
| ||||||||||||||||||||||||||||||||||
資料來源:日本總務省統計中心提供之人口普查數據 |
歷史
[编辑]1931年從士幌村分出獨立設置上士幌村[6],後於1954年改制為上士幌町。
交通
[编辑]過去在當地曾經有士幌線通過,但現已廢線。
道路
[编辑]
|
|
觀光資源
[编辑]
- 景點
- 舊國鐵士幌線相關(國登錄有形文化財)
- 舊國鐵士幌線勇川橋梁
- 舊國鐵士幌線第三音更川橋梁
- 舊國鐵士幌線第五音更川橋梁
- 舊國鐵士幌線十三之澤橋梁
- 舊國鐵士幌線第六音更川橋梁
- 舊國鐵士幌線音更トンネル
- 然別湖のオショロコマ生息地(北海道指定天然記念物)
教育
[编辑]- 高等學校
- 中學校
- 上士幌町立上士幌中學校
- 小學校
- 上士幌町立上士幌小學校
本地出身的名人
[编辑]參考資料
[编辑]- ^ 人口・世帯数. 上士幌町公所. [2025-03-19] (日语).
- ^ 町の概要. 上士幌町役場.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1) (日语).
- ^ 上士幌町地域防災計画 p.12 https://www.kamishihoro.jp/files/up/0001/00002436_1598510648.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旧国鉄士幌線コンクリートアーチ橋梁群. 上士幌町役場. [2024-03-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27) (日语).
- ^ 上士幌町町勢要覧資料編(2022年版) p.4 https://www.kamishihoro.jp/files/up/0002/00009554_1687306979.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 市町村的變遷 - 北海道[道東・道北]. ISSIE. [2008年7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0月1日) (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