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怪龍屬
外观
(重定向自海怪龍)
海怪龙属 化石时期:白堊紀晚期,
| |
---|---|
海怪龍的想像圖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綱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总科: | †滄龍總科 Mosasauroidea |
科: | †滄龍科 Mosasauridae |
亚科: | †海王龙亚科 Tylosaurinae |
属: | †海怪龙属 Taniwhasaurus Hector, 1874 |
模式種 | |
歐氏海怪龍 Taniwhasaurus oweni Hector, 1874
| |
其他物種 | |
| |
異名 | |
|
海怪龍屬(屬名:Taniwhasaurus)是種肉食性海生爬行動物,屬於滄龍科,生存於紐西蘭、日本、南極洲[1]。海怪龍是海王龍、海諾龍的近親。
屬名是指毛利人傳說中的海怪(Taniwha),以及古希臘文的蜥蜴(σαυρος/sauros)。
種
[编辑]最早的化石發現於紐西蘭南島的康威組(Conway Formation),地質年代為坎潘階晚期。在1874年,由Hector命名為歐氏海怪龍(T. oweni),是海怪龍屬的模式種。目前只發現一個化石,身長被估計至少20公尺(來源請求)。歐氏海怪龍可能跟海王龍(Tylosaurus haumuriensis)是相同物種,後者較晚被命名,僅發現頜部前段。
在2002年,南極洲詹姆斯羅斯島的聖塔瑪爾塔組(Santa Marta Formation)發現一個滄龍類化石,被命名為Lakumasaurus antarcticus。在2007年,這個化石被重新研究,Lakumasaurus被發現是海怪龍的次異名[2]。隔年,被重新命名為南極海怪龍(T. antarcticus)[1]。
蝦夷龍("Yezosaurus")是種未被正式命名的史前爬行動物,是在1977年被非正式提及,化石發現於北海道三笠市。最初被認為是種獸腳亞目恐龍,之後被發現是種海生爬行動物,可能屬於滄龍科或魚龍類[3]。直到2008年,才被正式研究,被列為海怪龍的一種,三笠海怪龍(T. mikasaensis)。
參考資料
[编辑]- ^ 1.0 1.1 Caldwell MW, Konishi T, Obata I, Muramoto K. 2008. New species of Taniwhasaurus (Mosasauridae, Tylosaurinae) from the upper Santonian-lower Campanian (Upper Cretaceous) of Hokkaido, Japan.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8 (2): 339-348.
- ^ Martin, J.E.; Fernández, M. The synonymy of the Late Cretaceous mosasaur (Squamata) genus Lakumasaurus from Antarctica with Taniwhasaurus from New Zealand and its bearing upon faunal similarity within the Weddellian Province. Geological Journal. 2007, 42 (2): 203–211. doi:10.1002/gj.1066.
- ^ Yezosaurus in the Dinosaur Encyclopaedia at Dino Russ's L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