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霞喀羅古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石鹿道路
霞喀羅古道石鹿步道口

霞喀羅古道(英語:Syakaro Historic Trail[1])是位於台灣新竹縣境內的一條步道,又名石鹿古道(英語:Shihlu Historic Trail[1])、霞喀羅國家步道(英語:Syakaro National Trail[1])。

歷史

[编辑]
養老步道口

霞喀羅即清代文獻的石加祿,曾在開山撫番之際和林朝棟率領的清軍衝突,《淡新檔案》記載「石加祿之番只知有威,而不知有恩也」。霞喀羅古道於日治大正10年(1921年)開闢,在霞喀羅事件之後逐步興建,路線橫跨今新竹縣尖石鄉五峰鄉[2],由兩條警備道路——霞喀羅警備道路、薩克亞金警備道路所構成,日治時期命名為霞喀羅、薩克亞金警備道路,在當時多為日本軍警理番之用。霞喀羅古道是由清泉向東,經民生、松本、石鹿等部落,以及田村台、白石轉東北至秀巒之步道[3],迄今已有90年以上的歷史,現今古道部分路線已轉為提供一般民眾遊憩、登山、健行等用途,2001年,林務局將霞喀羅古道規劃為國家步道系統的示範道路,隸屬於霞喀羅-鹿場連嶺國家步道系統[4][5]

步道範圍

[编辑]

以林務局所轄竹東事業區第50林班(石鹿附近)起,沿羅山林道南線至第124林班界為止(粟園附近),全長22.5公里。[3]

步道14個駐在所遺址

[编辑]

霞喀羅古道沿線有14個警察官吏駐在所遺址,包括[3]

  • シャカロ(石鹿):高度1510公尺,位民都有山東方小山頭之南向長稜上,終戰後改稱為「石鹿派出所」。[6]
  • 小林:高度1652公尺,位於霞喀羅駐在所東方的第一條長稜上。
  • 庄子:高度1780公尺,位於今日霞喀羅步道入口停車場上方,1922年4月1日設置,1924年撤廢。
  • 田村台:位於高橋山與1998峰山腰上,在1917年、1920年霞喀羅事件爆發後,此地被命名為「木喀拉卡高地」。1925年開鑿鹿場連嶺道路,即以田村台為起點。
  • 高橋ː因崩塌遺跡難覓。
  • 松下ː 標高2043公尺,霞喀羅道路沿線最高的駐在所,位於霞喀羅大山北稜線鞍部。
  • 楢山(青山)高度1978公尺,位於霞喀羅大山東南向長稜上。
  • 朝日:高度1722公尺,位於霞喀羅大山東南向長稜上。
  • 石楠:高度1683公尺,位朝日駐在所南方隔小溪的小支稜上。
  • サカャチン(白石):高度1630公尺,位於佐藤山北側沿稜2328峰之東北延伸稜尾上,48M的夯土圍牆是目前霞喀羅道路中,最完整的遺址之一。與北坑溪道路間之檜山警察官吏駐在所有聯絡道,昔登大霸尖山多由此駐在所出發。終戰遭改名為白石派出所,1969年改建新派出所與宿舍。
  • 見返:高度1484公尺,位於薩克亞金駐在所所在的長稜稜尾,駐在所得位置突出,視野遼闊。昭和5年(1930年),薩克亞金社、馬鞍社及塔拉卡斯社,接受官方集團移住,見返駐在所撤廢。
  • 武神:高度1427公尺,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設置,位布奴加里山西北稜,隔薩克亞金溪與對岸之見返駐在所相望。
  • 馬鞍:高度1458公尺,大正11年(1922年)4月1日設置,位於養老山西稜小鞍部。
  • タラッカス:高度1500公尺,大正9年(1920年)9月1日設置,終戰後更名為「栗園派出所」。

人文與自然資源

[编辑]

奧樣斷崖(Luhe Okusan)

[编辑]

奧樣斷崖傳說是松下駐在所日本巡查的太太,深夜中與先生吵架並遭到毆打,氣憤之餘奔向奧樣斷崖躍下自殺而得名。[7]

栗園駐在所森恒太郎君之碑

[编辑]

桃園廳牙奧眼支廳罩蘭駐在所勤務巡查森恒太郎,於大正九年(1920年)8月27日下午4點20分,率隘勇於距罩蘭駐在所二十町之地,受到臺灣原住民之狙擊,森恒太郎巡查身中三彈,倒地遭馘首。[3]

山葵溪

[编辑]

白石駐在所至石楠駐在所之間的溪流,泰雅語稱之為Gon Wasabi,意思乃山葵溪,今仍可發現少許山葵株。日治時期白石駐在所齋藤松五郎巡查部長,倡導種植山葵和蕎麥有成,使得當地的山葵和蕎麥成為著名山產。[3]

觀霧型山椒魚(Hynobius sp.)的棲地

[编辑]

台灣為山椒魚分布的南限,Hzikan乃為霞喀羅古道最為陰暗潮濕路段,也是觀霧型山椒魚(Hynobius sp.)的棲地。[7]

參考資料

[编辑]
腳註
  1. ^ 1.0 1.1 1.2 Syakaro Historic Trail. [2022-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2. ^ 霞喀羅─鹿場連嶺國家步道系統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台灣: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3. ^ 3.0 3.1 3.2 3.3 3.4 李瑞宗《步道規劃資源調查方法與資料建置》 林務局、森林遊憩設施規劃設計與施工研習會暨94年度林務局育樂工程計畫內容說明 (PDF). [2017-0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7-02-17). 
  4. ^ 林鍬(2005),〈國家步道生態旅遊之社區配套營造─以霞喀羅古道為例〉,《國家步道研討會論文集》,第83-86頁,台灣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5. ^ 楊南郡(2002),《霞喀羅國家森林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第1-4頁,台灣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6. ^ 汪明輝、潘英海、鄭安睎《霞喀羅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台灣原住民族傳統聚落(含古道)及文化歷史記憶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案,2009年10月15日。
  7. ^ 7.0 7.1 李瑞宗《霞喀羅古道的資源調查研究》林務局、2005年國家步道研討會論文集[永久失效連結]
文獻
  1. 楊南郡. 《霞喀羅國家森林步道人文史蹟調查與解說》. 台灣: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002年5月 (中文(臺灣)). 
  2. 林鍬. 國家步道生態旅遊之社區配套營造─以霞喀羅古道為例. 《國家步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 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 2005 (中文(臺灣)). 
  3. 李瑞宗. 《流放旅人的山徑》. 台灣: 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出版. 2006年 (中文(臺灣)). 
  4. 林一宏《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駐在所」建築之初步研究》立臺灣博物館98年度自行研究計畫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相關條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