糕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糕渣
(
臺灣話
:
ko-tsa
)是
臺灣
宜蘭
著名小吃,是油炸菜餚,曾經在中華民國
總統府
招待外賓;外冷內熱燙汁,需小口品嚐。在
宜蘭
羅東夜市
裡面可以購買到。宜蘭的糕渣應該與香港的
戈渣
或
炸鮮奶
為相近似的食品。
目录
1
古早味
2
製作方法
3
軼事
4
參考文獻
5
參見
古早味
[
编辑
]
在台灣食用歷史,糕渣可追溯至
福州
菜相同菜式。
[來源請求]
製作方法
[
编辑
]
熬煮雞湯汁。
肉漿:豬
里肌肉
、
蝦仁
剁碎至漿狀,與
玉米粉
、
太白粉
、
麵粉
混合。
將肉漿加入雞湯汁熬煮成濃湯,取出倒入模具,冷卻成肉凍。
將冷卻的肉凍切塊裹
太白粉
為外皮後,油炸成金黃亮色,即可。
[1]
軼事
[
编辑
]
傳說,在
鴉片戰爭
結束後,
美國
人要求簽署中美
望廈條約
,而
林則徐
因為氣惱,藉口在宴請美國領事時,端上糕渣讓美國代表燙嘴。
參考文獻
[
编辑
]
^
蘭陽糕渣 外冷內熱好燙口
. 蘋果日報. (原始内容
存档
于2018-08-29).
參見
[
编辑
]
臺灣小吃
臺灣料理
台灣飲食
这是一篇與
食物
相關的
小作品
。你可以通过
编辑或修订
扩充其内容。
查
论
编
分类
:
台灣小吃
宜蘭縣文化
隐藏分类:
含有閩南語的條目
自2008年1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
全部小作品
食品小作品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
讨论
贡献
创建账号
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
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大陆简体
香港繁體
澳門繁體
大马简体
新加坡简体
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更多
导航
首页
分类索引
特色内容
新闻动态
最近更改
随机条目
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
维基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
相关更改
上传文件
特殊页面
固定链接
页面信息
引用本页
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
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添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