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國際動畫影展
![]() | |
举办地点 | ![]() |
---|---|
创办于 | 2015年 |
主持人 | 臺中市影視發展基金會 |
举行日期 | 每年10月 |
语言 | 國際 |
官网 | http://twtiaf.com |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英語譯名:Taichung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 簡稱TIAF)2015年由臺中市長林佳龍任內開始舉辦,是臺灣繼「台灣國際動畫影展」(英語譯名:"Taiwan International Animation Festival",簡稱同為TIAF,創於2003年並於2008年停辦)[1]之後,再次以動畫作為主題所舉辦的國際影展。
影展節目規劃[编辑]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單元規劃主要分為競賽片與觀摩片,觀摩作品初期主要分為臺灣觀摩(長、短片)及國際觀摩(長、短片)為主,自2017年起,新上任的節目總監石昌杰改以主題來規劃觀摩單元片單,固定單元以「角色方程式」、「變動的世界觀」為主題,另外再以美學、媒材等主題來策畫節目主題 [2]。此外,第三屆起也首次邀請台灣作品《小猫巴克里》作為影展開幕片,藉此提高台灣動畫創作的能見度[3]。
競賽單元[编辑]
競賽單元自2015年開辦起,前兩屆為僅限臺灣作品參賽的「臺灣動畫獎」,2017年第三屆起變更為開放全球作品參賽的「國際動畫競賽」,分為一般專業組和在學學生組,2018年第四屆起,為了突顯台灣動畫短片能量,提升國內優秀動畫作品進入觀摩影展與國際交流平台的機會,增設「台灣短片」與「台灣學生短片」兩個報名組別[4],共入選100部作品,並在動畫競賽外新增「提案獎」,鼓勵臺灣新銳動畫導演發想具藝術性與獨創性的短片創作計畫參與提案,但2019年並未續辦,國際競賽入圍作品數並縮減至和2017年相同的60部。
觀摩單元[编辑]
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的觀摩單元共分為長片與短片,觀摩長片邀請該年度或前一年度的優秀動畫作品,並邀請導演或製片來台出席映後座談;短片單元部分,有精選各國動畫影展優秀作品的「影展大觀」和「台灣觀摩」等,2017年由石昌杰接任節目總監後,為了提供台灣動畫創作者更多觀摩視角,確立每年選定年度主題並介紹相關動畫給觀眾的規劃[5],分為「角色方程式」、「變動的世界觀」、「TIAF觀察站」、「發現新視角」等。
焦點導演[编辑]
自影展創辦起每年固定規劃的特別單元,播放導演一系列代表作,並邀請其來台與觀眾交流,分享創作歷程,各屆焦點導演如下列表所示:
年份 | 導演 |
---|---|
2015 | ![]() ![]() |
2016 | ![]() |
2017 | ![]() |
2018 | ![]() |
2019 | ![]() ![]() |
2020 | ![]() |
歷年影展概要[编辑]
年份 | 時間 | 地點 | 節目總監 | 開幕片 | 閉幕片 |
---|---|---|---|---|---|
2015 | 10/16-23 (8天) | 台中大遠百威秀影城 | 陳怡菁 | ![]() |
![]() ![]() ![]() |
2016 | 10/13-21 (9天) | 台中老虎城威秀影城 | 陳怡菁 | ![]() ![]() |
![]() |
2017 | 10/13-17 (5天) | 台中站前秀泰影城 | 石昌杰 | ![]() ![]() |
![]() ![]() |
2018 | 10/11-16 (6天) | 台中站前秀泰影城 台中凱擘影城 |
石昌杰 | ![]() |
![]() |
2019 | 10/11-20 (10天) | 台中凱擘影城 | 石昌杰 | ![]() |
![]() |
2020 | 11/27-12/2 (6天) | 台中凱擘影城 | 王綺穗 | ![]() |
![]() ![]() |
歷年得獎名單[编辑]
2015年
獎項 | 電影 | 得獎導演 | 導演國籍 |
---|---|---|---|
最佳臺灣動畫獎 | 《荒城之月》 Unknow Memory |
吳德淳 | ![]() |
臺中獎 | 《掠食》 Greedy Germ |
許芳瑜、陳政豪 | ![]() |
評審團特別獎 | 《扭蛋叩嘍叩嘍》 Gashapon Kou-lou-kou-lou |
陳威元、詹凱勛、陳文意 | ![]() |
最佳學生作品獎 | 《Hide and Seek》 | 林軒愉 | ![]() |
優選獎 | 《阿母的老照片》 The Photo |
馬匡霈 | ![]() |
《真心小癡》 Love Dishes |
葉雨涵 | ![]() | |
觀眾人氣票選獎 | 《紅斑點》 Red Spot |
黃睿烽 | ![]() |
2016年
獎項 | 電影 | 得獎導演 | 導演國籍 |
---|---|---|---|
臺灣獎 | 《20》 | 江居穎 | ![]() |
臺中獎 | 《然後呢》 AND THEN |
楊子欣 | ![]() |
特別評審獎 | 《永恆的歡樂假期》 An Eternal Vacation of Happiness |
鍾承旭 | ![]() |
學生獎 | 《紅格子》 RED |
吳若昕 | ![]() |
優選獎 | 《撞擊測試》 Crash Testing |
薛佑廷 | ![]() |
《翱翔》 SOAR |
祖小雲 | ![]() | |
《暗河》 Subsurface flow |
吳德淳 | ![]() | |
《超級馬克市場》 SUPERMARKET |
林庭歆 | ![]() |
2017年
國際短片組
獎項 | 電影 | 得獎導演 | 導演國籍 |
---|---|---|---|
臺中首獎 | 《負空間》 Negative Space |
麥斯波特、桑畑可穂瑠 Max Porter, Ru Kuwahata |
![]() |
評審團特別獎 | 《空港》 Airport |
蜜凱拉穆勒 Michaela Müller |
![]() |
最佳臺灣短片獎 | 《關於他的故事》 Stories About Him |
楊詠亘 | ![]() |
傑出創作獎 | 《夜曲》 Nocturne |
安布雷曼 Anne Breymann |
![]() |
學生作品組
獎項 | 電影 | 得獎導演 | 導演國籍 |
---|---|---|---|
學生首獎 | 《噢母親!》 Oh Mother! |
寶琳娜佐柯斯卡 Paulina Ziółkowska |
![]() |
評審團獎 | 《銘》 Ming |
唐雅 Danski TANG |
![]() |
最佳臺灣學生作品獎 | 《用一天的時間回憶我》 Reminisce Me with the Time of a Day |
羅荷 | ![]() |
傑出創作獎 | 《歡迎光臨豪宅派對》 Garden Party |
凡安巴比肯、文森貝葉、維多卡赫、泰奧飛杜佛、加布里蓋柏隆、盧卡斯納瓦羅 Florian Babikian、Vincent Bayoux、Victor Caire、 Théphile Dufresne、Gabriel Grapperon、Lucas Navarro |
![]() |
觀眾票選獎
獎項 | 電影 | 得獎導演 | 導演國籍 |
---|---|---|---|
觀眾人氣票選獎 | 《關於他的故事》 Stories About Him |
楊詠亘 | ![]() |
兒童評審團大獎 | 《口袋男孩》 The Pocket Man |
安娜舒比尼茲 Ana Chubinidze |
![]() |
參考資料[编辑]
- ^ 存档副本. [2016-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0).
- ^ 2017臺中國際動畫影展|節目總監序. [201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 ^ 吳婉婷. 台灣自製動畫《小猫巴克里》 登國際影展開幕片. 自由時報. 2017-09-08 [201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 ^ 2018台中國際動畫影展 號召全球動畫好手角逐140萬元獎金. 風傳媒. 2018-06-03 [201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 ^ 盧金足. 《搖滾藏獒》與《海邊的露易絲》台中國際動畫影展搶先首映. 中國時報. 2017-08-31 [2019-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24).
外部連結[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