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巴顿
鲍里斯·巴顿 Борис Патон | |||||||||||||||
---|---|---|---|---|---|---|---|---|---|---|---|---|---|---|---|
![]() 2010年 | |||||||||||||||
出生 | 1918年11月27日![]() | ||||||||||||||
逝世 | 2020年8月19日![]() | (101歲)||||||||||||||
国籍 | ![]() | ||||||||||||||
母校 | 基辅理工学院 | ||||||||||||||
知名于 | 长年担任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长 | ||||||||||||||
奖项 | ![]() ![]() ![]()
| ||||||||||||||
科学生涯 | |||||||||||||||
研究领域 | 冶金学、焊接技术 | ||||||||||||||
机构 | 巴顿焊接研究所、乌克兰国家科学院 |
鲍里斯·叶夫亨诺维奇·巴顿(烏克蘭語:Борис Євгенович Патон,羅馬化:Borys Yevhenovych Paton;1918年11月27日—2020年8月19日),又译鲍里斯·帕通,是乌克兰的焊接技术专家,自1962年起一直担任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长。
生平[编辑]
1918年11月14日(身份证为11月27日)生于基輔。父亲是工程师叶夫根尼·巴顿,1934年建立了巴顿焊接研究所。母亲是家庭主妇。
1941年,鲍里斯·巴顿毕业于基辅理工学院,成为一名工程师。苏德战争开始后,他在红色索尔莫沃造船厂电气实验室工作,1942年调至父亲领导的乌克兰科学院电焊科学研究所工作。1950年任副所长。1953年父亲去世后,他就接任所长职务[1]。
1945年获副博士学位。1952年获全博士学位。1954年获评教授职称。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巴顿多次建议苏联当局不要建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2][3]。
他有一次摔倒了,治疗了很久时间都没康复,偶然产生了将自己伤口组织“焊接”起来的想法。从1992年开始,他领导团队开始研究用高频电流将活体软组织焊接的技术[4]。
2018年12月6日,乌克兰国家科学院举办“科学院成立100周年暨院长鲍里斯·巴顿百年寿辰”双百庆祝活动。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越南等国科学院院长或副院长、美国、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有关国际科研机构代表出席了活动[5]。
2020年8月19日逝世[6]。
荣誉[编辑]
- 苏联
-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荣誉称号、列宁勋章和“镰刀与锤子”奖章(两次:1969年3月13日、1978年11月24日)
- 列寧勳章(1975年9月17日、1967年4月27日)
- 十月革命勋章(1984年4月26日)
- 劳动红旗勋章(1943年9月13日)
- 各民族人民友谊勋章(1988年11月24日)
- 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家奖(1970年)
- 列宁奖(1957年)
- 斯大林奖三等奖(1950年)
- 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1981年)
- 乌克兰
- 烏克蘭英雄荣誉称号、国家勋章(1998年11月26日)首位获授者
- 自由勋章(2012年1月21日)
- 一级智者雅罗斯拉夫王子勋章(2008年11月27日)
- 二级智者雅罗斯拉夫王子勋章(2018年12月7日)
- 四级智者雅罗斯拉夫王子勋章(2003年11月26日)
- 五级智者雅罗斯拉夫王子勋章(1997年5月13日)
- 俄罗斯联邦
- 其他国家
- 城市与组织
参考文献[编辑]
- ^ Биография президента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академии наук Украины Бориса Патона. ТАСС. 2020-08-19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1) (俄语).
- ^ Stephen H. Unger. Controlling Technology:Ethics and the Responsible Engineer. Wiley-Interscience: 90. 1994. ISBN 978-0-471-59181-8 (英语).
- ^ Bohdan Nahaylo. The Ukrainian Resurgence. C. Hurst & Co. 1999: 48. ISBN 1-85065-168-X (英语).
- ^ 罗桦琳. 把伤口用焊接技术“焊”起来 65000人已实践. 广州日报 (新华网). 2018-07-03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驻乌克兰大使杜伟出席乌国家科学院“双百”庆祝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2018-12-07.
- ^ Помер Борис Патон. Українська правда. 2020-08-19 [2020-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乌克兰语).
- ^ 友谊勋章 (PDF). [2019-07-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1-08) (捷克语).
- ^ Академик Б. Е. Патон: полвека во главе НАН Украины. 2012-11-13 [2019-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4) (俄语).
- ^ privind conferirea „Ordinului de Onoare” domnului Boris PATON. 2012-02-15 [2017-01-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罗马尼亚语).
- ^ 驻乌克兰大使张喜云向乌科学院院长巴顿院士颁发中国政府“友谊奖”.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乌克兰大使馆. 2013年6月13日.
外部链接[编辑]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官方网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前任: 亚历山大·帕尔拉金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长 1962年-2020年 |
繼任: 阿纳托利·扎戈罗德尼 |
|
分类:
- 社會主義勞動英雄
- 国家勋章获得者 (乌克兰英雄)
- 列寧勳章獲得者
- 十月革命勳章獲得者
- 勞動紅旗勳章獲得者
- 各民族人民友谊勋章获得者
- 1941-1945年伟大卫国战争中忘我劳动奖章获得者
- 一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
- 二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
- 荣誉勋章获得者 (俄罗斯联邦)
- 友谊勋章获得者 (捷克斯洛伐克)
- 二级友谊勋章获得者 (哈萨克斯坦)
- 荣誉勋章获得者 (摩尔多瓦)
- 1918年出生
- 2020年逝世
- 基輔人
- 蘇聯發明家
- 蘇聯工程師
- 20世紀科學家
- 蘇聯科學家
- 烏克蘭科學家
- 蘇聯科學院院士
-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
- 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 莫斯科物理技術學院教師
- 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获得者
- 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委員
- 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第十一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十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九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八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七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六届最高苏维埃联盟院代表
- 第六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 第七届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代表
- 保加利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 印度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 东德科学院院士
- 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
- 罗马俱乐部成员
- 苏共二十二大代表
- 苏共二十三大代表
- 苏共二十四大代表
- 苏共二十五大代表
- 苏共二十六大代表
- 苏共二十七大代表
- 苏共二十八大代表
- 安葬于拜科夫公墓者
- 男性人瑞
- 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