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睫状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olyma留言 | 贡献2017年11月19日 (日) 11:43 (維護清理)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睫状体眼球壁葡萄膜的中部环形增厚部分,宽约6毫米,通过晶状体悬韧带与晶状体相连。内表面有许多突出并呈放射状排列的皱褶,外表面有睫状肌(平滑肌),在睫状肌和晶状体之间有透明纤维,有调节晶状体曲度的作用。睫状体能产生房水,收缩时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屈光力增强,以舒张和收缩来实现对眼的屈光能力的调节。睫状体存在于两栖类以上的脊椎动物眼内,在鱼类,代替睫状体的是镰状突[1]。 睫狀體中,有平滑肌或橫紋肌的睫狀肌(ciliary muscle)來調節晶狀體的曲率半徑,在睫狀體的前端形成很多可以分泌房水的睫狀突(ciliary process)

睫狀體前1/3較肥厚,稱皺襞部,寬約2mm,富含血管,內表面有70~80個縱行放射狀皺褶,稱睫狀突;後2/3薄而平坦,稱平坦部。平坦部與脈絡膜連接處呈鋸齒狀,稱鋸齒緣,為睫狀體後界。

参考资料

  1. ^ 眼科学完整版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