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後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前置後驅当前版本,由Ellery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18年12月28日 (五) 14:44 →‎首段。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前置後驅

前置發動機,後輪驅動佈局(英文:Front-engine, Rear-wheel drive layout,縮寫為FR),簡稱前置後驅,意指引擎重心在前輪軸之上或之前,藉由一根傳動軸將動力輸至後輪驅動整輛汽車。早期的汽車絕大部分都採用前置後驅的方式,目前則被各車廠主要使用在高級轎車或商用汽車

其優點是引擎的重量能靠傳動系統分擔到後輪,整輛車的前後重量分配比較平均,操控性較佳,而且引擎位在車頭,剎車時重心向前,制動效果比較好,另外,由於是後輪驅動,所以在爬坡、加速或車尾載重物時,能有較佳的加速性。缺點就是前置引擎要把動力傳輸到後輪驅動,傳動系統元件較多,增加車重,油耗較傷,貫穿車廂地板中間的傳動軸以及後輪軸的差速器會佔據許多空間,另外,比較容易產生轉向過度的問題。

參看[编辑]

相關條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