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鍾正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19年11月15日 (五) 11:12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鍾正明(1952年[1],出生於台灣的美籍華人細胞生物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現任教於美國南加州大學病理系。

生平

鍾正明雙親皆受過高等教育,其父親鍾有成是台灣日本統治時期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第二屆校友,母親李月雲畢業於日本東京女子醫科大學日语東京女子医科大学[1]。 鍾正明於1978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醫學系,後於美國洛克斐勒大學攻讀基礎醫學,1983年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傑拉爾德·埃德爾曼的指導下獲得病理學博士學位[2],之後擔任該校分子生物系教員。1987年,轉於美國南加州大學擔任教員。

研究

幹細胞學、發生學、皮膚生物學。

鍾正明以研究鳥類的羽毛而聞名,並以鳥類羽毛的細胞研究追溯到鳥類起源自侏儸紀時代恐龍,該研究被《科學》期刊選為2014年10大科學突破之一[3]

獲得榮譽與獎項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