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佛祖西来留言 | 贡献2020年1月17日 (五) 09:03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李劼人
性别
出生李家祥
1891年6月20日
 清朝四川成都
逝世1962年12月24日
 中国四川成都
国籍 中国
教育程度私塾
法国留学
职业作家
活跃时期20世纪
经历
  • 少年中国学会《川报》創立人
代表作

李劼人(1891年6月20日—1962年12月24日),原名李家祥,抗战时期亦笠生,曾用筆名老懶菱樂[1]四川成都人。中国小说家,翻译家。

生平

早年曾赴法国留学4年零10月。与王光祈周太玄开办了“少年中国学会”,创办了《川报》和“少年中国学会成都分会”的刊物《星期日》等影响了诸如巴金艾芜沙汀张秀熟袁诗荛等一代青年的刊物[2]。在其文学生涯中,发表各种著译作品近600万字。被郭沫若称为“中国的左拉”,法国汉学家温晋仪称李劼人的作品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中西影响相融合的一个范例”[3]

1962年12月24日晚在成都去世[4]

主要著作书目

  • 大河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及《大波》。其作品比较完整地反映了从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十几年间四川的社会风貌和历史变革,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氛和地方色彩[5]
  • 《同情》:中篇纪实小说
  • 《好人家》:短篇小说集
  • 《天魔舞》:长篇小说

主要翻译作品

参考

  1. ^ 中国文学家辞典·现代第二分册.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2: 382–384. CSBN 17118·51. 
  2. ^ 李劼人[永久失效連結]
  3. ^ 李劼人与五四运动. 凯里网. [2013-1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6-22). 
  4. ^ 作家李劼人逝世. 人民日报. 1962年12月26日: 第2版. 
  5. ^ 著名文学翻译家李劼人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