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斯馬斯豪森戰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22234798留言 | 贡献2020年3月10日 (二) 06:4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楚斯馬斯豪森戰役
三十年战争的一部分
日期1648年5月17日
地点
结果 法国-瑞典获胜
参战方
 瑞典
 法國
 神聖羅馬帝國
 巴伐利亚
指挥官与领导者
瑞典 卡爾·古斯塔夫·弗蘭格爾英语Carl Gustaf Wrangel
法蘭西王國 孔代親王路易二世·德·波旁
法蘭西王國 蒂雷納子爵
神圣罗马帝国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
神圣罗马帝国 約斯特·馬克西米利安·馮·範布隆克霍斯特-格羅斯費爾德德语Jost Maximilian von Bronckhorst-Gronsfeld
神圣罗马帝国 彼得·梅蘭德·馮·霍爾扎佩爾英语Peter Melander Graf von Holzappel 
兵力
11,000瑞典步兵
7,000瑞典骑兵
8,000法国部队[1]
4,000步兵
6,000骑兵[1]
伤亡与损失
2,000[1]

楚斯馬斯豪森會戰,三十年戰爭中的ㄧ場戰役,是1648年5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瑞典法国联军之间在奥格斯堡地区(现属德国巴伐利亞)进行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的结果是瑞典-法国联军获胜,而神圣罗马帝国的部队则几乎全军覆灭。

法国部队由孔代亲王路易率领,战斗起初俘获对方几支炮兵部队,接着与瑞典军队会师。法瑞联军在会师后达到二万六千人,而神圣罗马帝国部队只有一万人。[1]

这场战役是三十年战争的落幕战争之一。其影响包括:进一步削弱哈布斯堡君主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实力,以及揭开法国作为欧洲大陆新霸主的序幕。

参考资料

  1. ^ 1.0 1.1 1.2 1.3 Ericson Wolke, Lars m.fl.: Trettioåriga kriget - Europa i brand 1618-1648, sid. 174-175, Historiska Media, Lund 2006, ISBN 91-8537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