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耐受性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ewbot留言 | 贡献2020年5月14日 (四) 02:27 規範{{Multiple issues}}模板: 創建包含3個維護模板的{{Multiple issues}}模板: Medref, Expert, Expand)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成癮及生理、心理依賴」的相關術語詞彙表[1][2][3][4]
  • 成瘾腦部失調的情形,特徵是會強迫性的接觸犒赏刺激,不去考慮其帶來的負面結果。
  • 成瘾行为:具有犒赏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行為
  • 成瘾药物:具有犒赏性及正向增強效應的藥物
  • 依赖性:之前曾頻繁接觸刺激源(例如藥物攝取),中斷接觸後出現戒斷症狀的情形
  • 药物敏化逆耐药性:在固定藥物劑量的情形下重複給藥,而相同劑量的藥物效果增強的情形
  • 藥物戒斷:在重複藥物使用後停藥,出現的症狀
  • 生理依赖:出現持續生理戒斷症狀(例如疲勞及震顫性譫妄)的依赖性
  • 心理依赖:出現情緒或是精神戒斷症狀(例如煩躁失乐)的依赖性
  • 增强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接觸後會增加再接觸此刺激的可能性
  • 犒赏刺激:特定類型的刺激,大腦會認為此刺激是正向的,會想再進行的
  • 敏化作用:重複接受某一刺激後產生的刺激增強性反應
  • 物質使用疾患 :使用特定物質,而且造成臨床上或是功能上的損傷或是困境的情形
  • 藥物耐受性:重複接受某一藥物後產生的藥物降低性反應

生理耐受性(英語:Physiological tolerance),又稱藥物耐受性(英語:Drug tolerance),在藥理學中常見的現象,在使用某種藥物一段時間後,藥物對這個人的效用逐漸減弱,發揮作用的時間變短,為了達成相同的效果,必須增加藥物的使用量。藥物耐受性的成因包括生理上的藥物耐受性,以及心理因素。藥物耐受性通常需要一段時間後才會產生,在短時間內快速產生的抗藥性,稱為快速耐受性(Tachyphylaxis)。

参考资料

  1. ^ Nestler, Eric J.; Malenka, Robert C. Chapter 15: Reinforcement and Addictive Disorders. Molecular neuropharmacology : a foundation for clinical neuroscience 2nd. New York: McGraw-Hill Medical. 2009: 364–375. ISBN 978-0-07-164119-7. OCLC 273018757. 
  2. ^ Nestler, Eric J. Cellular basis of memory for addiction. Dialogues in Clinical Neuroscience. 2013-12, 15 (4): 431–443. ISSN 1294-8322. PMC 3898681可免费查阅. PMID 24459410. doi:10.31887/DCNS.2013.15.4/enestler. 
  3. ^ Glossary. Icahn School of Medicine. [2021-04-29]. 
  4. ^ Volkow, Nora D.; Koob, George F.; McLellan, A. Thomas. Longo, Dan L. , 编. Neurobiologic Advances from the Brain Disease Model of Addictio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6-01-28, 374 (4): 363–371. ISSN 0028-4793. PMC 6135257可免费查阅. PMID 26816013. doi:10.1056/NEJMra1511480 (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