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110.235.57.252留言2020年8月19日 (三) 05:29 →‎top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英國都鐸式洋樓之圓山別莊
金門縣金寧鄉下堡聚落洋樓

洋樓是指西洋建築的樓房,現代已泛指一般樓房[1],是相對於早期只有一,二樓的合院平房。理論上任何新型西式樓宇,包括單幢式私人住宅,惟不包括私人屋苑。

樓層

洋樓隨著不同年代,洋樓型式也在變異,樓層是愈建愈高,產權從獨有到分層共有都是歷史的軌跡。 像1925年建的金門模範街洋樓就帶有南洋殖民建築風格,騎樓五腳基規格,寬度只夠兩人併走,樓高就兩層[2]。而香港1930年代後的唐樓高度普遍有3至4層,俗稱「廣州式騎樓」的騎樓則是更寬[3]

香港

香港过去的住宅大廈时常稱「洋樓」

香港,「洋樓」的稱謂是相對「唐樓」而來,通常是樓層較多的單棟式大廈,因此有升降機;設施較新,也一定有抽水馬桶(一些很舊的唐樓沒有抽水馬桶,要依賴「倒夜香」服務),很多時是四面單邊(唐樓大多是一棟緊貼一棟的排屋式)。現今新建的因為通常是屋苑式,「洋樓」一詞變得少用。

參見

參考資料

  1. ^ 《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洋樓. 中華民國教育部. [2008年12月12日]. 
  2. ^ 陳黛靈. 老街巡禮 金門縣模範街的美麗與哀愁.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2-21). 
  3. ^ 建設及建築物-戰前唐樓(一)香港. 香港地方Hong Kong Place. [2008-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10-17).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