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梓年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onlee90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8日 (二) 14:40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中华人民共和国囚犯及被拘留者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潘梓年

潘梓年(1893年—1972年4月10日),江苏宜兴归径乡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学家。

生平

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逻辑学和新文学,1923年毕业。1927年革命低潮时入党,调上海,在北新书局主编《北新》、《洪荒》,担任中共中央文委书记、左翼文化总同盟党团书记。1929年,创办华南大学并任教务长。1933年5月14日,被捕被判无期徒刑。1937年6月,经中共组织营救出狱。1937年10月,奉命赴南京筹办《新华日报》首任社长,11月迁武汉,后到重庆[1]。1947年,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城市工作部研究室主任[2]。1948年,筹办中原大学,并任副校长、校长。1954年,调中国科学院筹建社会科学部和哲学研究所;次年6月,任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学部委员兼任哲学研究所所长。

文化大革命中入狱,1972年死于狱中[3]

家人

参考文献

  1. ^ 潘梓年. 无锡市档案局. [2013-03-21]. [永久失效連結]
  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潘梓年. 光明日报. [2013-03-21]. 
  3. ^ 潘梓年. 大河网. [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