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水星大氣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2日 (六) 05:39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水星的大氣層[1]
分子 42%
29%
22%
6%
0.5%
可以偵測到的 二氧化碳

水星大氣水星形成之後,因為本身的引力不夠強大,加上高溫的影響,還有太陽風的吹拂,原始的大氣在短時間內就已經消失殆盡。儘管如此,現在還是有一層稀薄的大氣包圍著,成份有,綜合的大氣壓力約為10-15 (實際上是微不足道的)。

大氣結構

水星的大氣層是不穩定的 - 原子不斷的流失和由不同的來源得到補充。原子可能來自太陽風,再重新回到太空之前會先散開進入水星的磁層。水星外殼中的放射性衰變是氦氣的另一個來源,還可以產生鉀和鈉。水蒸氣也可能存在,來源則是撞擊水星表面的彗星[2]

溫度

缺乏大氣層的調節(或只有極端稀薄的大氣層)水星表面的溫度變化是非常劇烈的。例如,在白天的溫度可以高達420°C ,到了夜間會降至–180°C。由於這種劇烈的溫度變化,表面上熱應力較明顯的物質會發生明顯的改變。

參考資料

延伸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