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鬼護衛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3日 (日) 20:2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烏鬼護衛鎮台灣鄭氏時期的外籍兵團,由荷蘭時期遺留下來的班達島奴隸兵所組成,專門保衛王城,維護延平王王世子的安危。[1][2]由於班達島原住民為尼格羅人種裔,所以被閩南人稱為「烏鬼(Oo-kuí[3]」。烏鬼護衛鎮以火槍裝備,並加選諸鎮將官子弟入隊,練習用槍之法,擴大編制組成護衛鎮。[4]

西元1681年,東寧之變發生,根據《臺灣通史》記載,監國世子鄭克臧被軟禁於北園別館後,鄭經諸弟鄭聰鄭明等人命令烏鬼兵於當夜殺死世子[5]。然而,其他史書中卻有不同記載。

相關條目

參考資料

  1. ^ 揆一,《被遺誤之台灣》。
  2. ^ 陳漢光、賴永祥,《永曆十八年臺灣軍備圖》。
  3. ^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辭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4. ^ Ludwig Riess,《台灣島史》。
  5. ^ 連橫,《臺灣通史》:「克臧既幽別室,諸弟夜命烏鬼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