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天德铜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20日 (日) 12:50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淮安铜钟
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分类石刻及其他
时代
编号245
认定时间1982年3月25日

金天德铜钟或俗称金天德大钟,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文化馆。是江苏省境内四座古铜钟之一,亦是淮安地区最古老的文物[1]

铜钟系金朝天德三年(1151年)九月十四日铸造,是为邳州阳山寺铸造的法器。后不知何故,移于山阳县。据传,时成化六年(1470年),由漕运总兵、平江伯陈锐主持从淮安城西管家湖打捞。铜钟悬于县城北城门——朝宗门角楼之上,用以报时。又再度移至淮安勺湖,悬于今勺湖公园金钟亭内[1]。1982年3月25日,以“淮安铜钟”之名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类别是一座石刻及其他。

注释

  1. ^ 1.0 1.1 从庙堂到江湖——淮安金天德大钟的故事. 中国江苏网,来源:淮安新闻网. 2012-05-27 [2017-08-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25) (简体中文).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