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綁架問題及其他北朝鮮當局人權侵害問題對處相關法律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2日 (五) 12:15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綁架問題與其他關於北朝鮮對人權侵害問題處理方式的法律》(日语:拉致問題その他北朝鮮当局による人権侵害問題への対処に関する法律らちもんだいそのたきたちょうせんとうきょくによるじんけんしんがいもんだいへのたいしょにかんするほうりつ Rachimondai sonota Kitachōsen tōkyoku ni yoru jinken shingai mondai e no taisho ni kansuru hōritsu),媒體通常簡稱為北朝鮮人權侵害處理法(日语:北朝鮮人権侵害対処法きたちょうせんじんけんしんがいたいしょほ Kitachōsen jinken shingai taisho-hō)或北朝鮮人權法,是日本2006年通過的法律,为处理日人遭北韓绑架问题提供法律依据。於2006年6月通過,7月生效。此法案將解决绑架问题定为日本政府的责任及义务,授權可對北韓实施经济制裁。[1]

類似立法

美國的2004年《北朝鮮人權法》內容較完整,大韓民國2016年《朝鮮人權法》促進改善北韓人權及兩韓和平。[2]

外部連結

参见

参考文献

  1. ^ 日本国会通过北朝鲜人权法. 新唐人電視. 2006-06-18. 
  2. ^ 張筱笛. 台聯推動「中國人權法」立法. 自由時報. 2015-10-02 [2016-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