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9日 (五) 06:56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广东省国内生产总值GDP)收录历年广东省GDP总量。原始数据来源参考《中国统计年鉴》和《广东统计年鉴》,以最新修订数据为准。

各地GDP年均增长率
(1979-2008)
地区 GDP
(1978)
GDP
(2008)
年均
增幅
全国 3,645.22 314,045.43 9.92
东部10省份 1,514.39 180,416.57 11.11
中部6省份 749.86 64,040.53 9.89
西部12省份 721.55 60,447.77 9.82
东北3省份 485.99 28,409.05 8.51
华北5省份 520.58 49,657.58 10.29
华东7省份 1,138.55 124,093.53 10.78
中南6省份 739.01 86,223.19 11.04
西南5省份 374.25 28,043.42 9.41
西北5省 213.41 16,887.15 9.61
泛珠9省份 878.74 96,524.74 10.81
北京 108.84 11,115.00 10.54
天津 82.65 6,719.01 9.71
河北 183.06 16,011.97 9.97
山西 87.99 7,315.40 9.79
内蒙 58.04 8,496.20 11.88
辽宁 229.20 13,668.58 8.58
吉林 81.98 6,426.10 9.57
黑龙江 174.81 8,314.37 7.76
上海 272.81 14,069.86 8.06
江苏 249.24 30,981.98 11.27
浙江 123.72 21,462.69 12.51
安徽 113.96 8,851.66 9.54
福建 66.37 10,823.01 12.28
江西 87.00 6,971.05 9.65
山东 225.45 30,933.28 11.64
河南 162.92 18,018.53 10.84
湖北 151.00 11,328.89 9.41
湖南 146.99 11,555.00 9.58
广东 185.85 36,796.71 13.01
广西 75.85 7,021.00 10.18
海南 16.40 1,503.06 10.15
重庆 67.32 5,793.66 9.92
四川 184.61 12,601.23 9.07
贵州 46.62 3,561.56 9.48
云南 69.05 5,692.12 9.76
西藏 6.65 394.85 8.56
陕西 81.07 7,314.58 10.09
甘肃 64.73 3,166.82 7.87
青海 15.54 1,018.62 8.92
宁夏 13.00 1,203.92 10.18
新疆 39.07 4,183.21 10.72


历年GDP指标

1978年~2012年广东省历年GDP主要指标 (基于现价;GDP/百万元;人均/元;比重、增长率/%)[1]
各年份(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基于IMF-WEO(2013年4月16日更新数据) Archive-It存檔,存档日期2006年2月14日,数据推算
年份 GDP总量(百万元) 人均GDP
GDP
(本币)
名义增长率
(基于本币)
美元 名义增长率
(基于美元)
购买力
平价
名义增长率
(购买力平价)
实际
增长率
占全国
比重
位次 本币 名义增长率
(基于本币)
美元 购买力
平价
实际
增长率
占全国
人均比重
位次
p2012 5,706,792 7.2 904,046 9.7 1,363,239 7.2 8.2 10.99 1 54,096 6.5 8,570 12,922 141 8
r2011 5,321,028 15.6 823,842 21.2 1,271,574 9.6 10.0 11.25 1 50,807 13.6 7,866 12,141 8.0 144 7
r2010 4,601,306 16.5 679,711 17.6 1,160,715 10.7 12.4 11.46 1 44,736 13.4 6,608 11,285 9.5 149 7
r2009 3,948,256 7.3 577,991 9.1 1,048,089 8.9 9.7 11.58 1 39,436 4.8 5,773 10,469 7.1 154 7
2008 3,679,671 15.8 529,823 26.8 962,484 9.8 10.4 11.72 1 37,638 13.1 5,419 9,845 7.9 159 6
2007 3,177,701 19.5 417,899 25.3 876,269 14.3 14.9 11.95 1 33,272 16.6 4,376 9,175 12.1 165 6
2006 2,658,776 17.9 333,523 21.1 766,925 17.2 14.8 12.29 1 28,534 15.8 3,579 8,231 12.8 173 5
2005 2,255,737 19.6 275,369 20.8 654,292 18.0 14.1 12.20 1 24,647 18.1 3,009 7,149 12.7 174 5
2004 1,886,462 19.1 227,922 19.1 554,320 14.3 14.8 11.80 1 20,876 17.3 2,522 6,134 13.1 169 5
2003 1,584,464 17.3 191,430 17.3 485,035 16.8 14.8 11.67 1 17,798 15.8 2,150 5,448 13.4 169 5
2002 1,350,242 12.2 163,132 12.2 415,306 13.3 12.4 11.22 1 15,365 10.9 1,856 4,726 11.1 163 5
2001 1,203,925 12.1 145,454 12.1 366,581 12.3 10.5 10.98 1 13,852 8.8 1,674 4,218 7.2 161 5
2000 1,074,125 16.1 129,750 16.1 326,402 16.3 11.5 10.83 1 12,736 11.6 1,538 3,870 7.1 162 5
1999 925,068 8.4 111,746 8.4 280,740 11.5 10.1 10.32 1 11,415 5.5 1,379 3,464 7.1 159 5
1998 853,088 9.7 103,041 9.9 251,893 12.0 10.8 10.11 1 10,819 6.8 1,307 3,195 7.9 159 5
1997 777,453 13.7 93,784 14.1 224,984 14.0 11.2 9.84 1 10,130 10.8 1,222 2,931 8.4 158 5
1996 683,497 15.2 82,208 15.7 197,309 10.3 11.3 9.60 1 9,139 12.4 1,099 2,638 8.6 156 5
1995 593,305 28.4 71,046 32.6 178,873 15.3 15.6 9.76 1 8,129 24.5 973 2,451 12.0 161 5
1994 461,902 33.1 53,593 -11.0 155,115 12.7 19.7 9.58 1 6,530 28.4 758 2,193 15.5 161 4
1993 346,928 41.7 60,210 35.7 137,637 25.8 23.0 9.82 1 5,085 37.5 883 2,018 19.3 170 4
1992 244,754 29.3 44,383 24.8 109,402 22.3 22.1 9.09 1 3,699 25.8 671 1,653 18.8 160 4
1991 189,330 21.4 35,566 9.1 89,446 17.7 17.7 8.69 1 2,941 18.4 553 1,390 14.7 155 5
1990 155,903 12.9 32,594 -11.2 76,020 10.8 11.6 8.35 1 2,484 10.3 519 1,211 9.1 151 5
1989 138,139 19.6 36,689 18.2 68,617 14.3 7.2 8.13 1 2,251 16.9 598 1,118 4.8 148 5
1988 115,537 36.5 31,041 36.5 60,007 25.9 15.8 7.68 2 1,926 33.4 517 1,000 13.2 141 5
1987 84,669 26.8 22,748 17.7 47,652 24.1 19.6 7.02 3 1,443 24.0 388 812 17.0 130 7
1986 66,753 15.6 19,333 -1.7 38,392 12.8 12.7 6.50 3 1,164 13.5 337 669 10.6 121 8
1985 57,738 25.9 19,662 -0.3 34,032 17.7 18.0 6.40 3 1,026 24.0 349 605 16.2 120 8
1984 45,874 24.4 19,714 5.6 28,922 23.0 15.6 6.36 3 827 22.5 356 522 13.8 119 7
1983 36,875 8.5 18,664 3.9 23,513 11.6 7.3 6.18 3 675 6.7 342 431 5.6 116 7
1982 33,992 17.1 17,962 5.5 21,060 -26.9 12.0 6.39 3 633 15.0 334 392 10.0 120 7
1981 29,036 16.3 17,030 2.2 28,825 41.5 9.0 5.94 4 550 14.3 323 546 7.1 112 8
1980 24,965 19.3 16,665 23.8 20,378 16.6 5.49 5 481 17.3 321 393 14.8 104 7
1979 20,934 12.6 13,462 22.0 8.5 5.15 5 410 11.0 264 6.9 98 11
1978 18,585 11,036 1.0 5.10 5 370 220 97 10

GDP总量国际比较

基于汇率GDP与世界经济体比较

1980-2012年广东省历年GDP与同期世界经济体比较表
(基于汇率折算,单位/百万美元;世界各经济体出自IMF 2013年4月16日上传数据)[1]
年份 GDP 居前位次经济体 居后位次经济体
经济体 GDP 位次 经济体 GDP 位次
2012 904,046  韩国 1,155,872 15  印度尼西亞 878,198 16
2011 823,842  荷蘭 837,590 17  土耳其 774,336 18
2010 679,711  印度尼西亞 709,543 18  瑞士 550,686 19
2009 577,991  土耳其 614,417 17  印度尼西亞 538,803 18
2008 529,823  土耳其 730,318 17  波蘭 529,432 18
2007 417,899  波蘭 425,321 22  沙烏地阿拉伯 415,965 23
2006 333,523  挪威 340,042 25  奥地利 325,256 26
2005 275,369  印度尼西亞 285,773 26  丹麦 257,676 27
2004 227,922  希腊 230,341 28  南非 219,419 29
2003 191,430  希腊 194,990 28  南非 168,217 29
2002 163,132  香港 166,349 28  希腊 147,910 29
2001 145,454  印度尼西亞 160,447 29  希腊 131,144 30
2000 129,750  南非 132,967 30  希腊 127,604 31
1999 111,746  泰國 122,630 34  以色列 110,795 35
1998 103,041  哥伦比亚 108,617 35  伊朗 97,869 36
1997 93,784  新加坡 99,296 39  菲律賓 91,234 40
1996 82,208  菲律賓 91,792 40  智利 77,678 41
1995 71,046  巴基斯坦 73,741 43  爱尔兰 67,936 44
1994 53,593  爱尔兰 54,757 45  新西蘭 52,298 46
1993 60,210  菲律賓 60,237 41  委內瑞拉 59,867 42
1992 44,383  智利 47,040 46  埃及 42,006 47
1991 35,566  智利 38,612 47  秘魯 34,544 48
1990 32,594  智利 33,546 49  奈及利亞 31,480 50
1989 36,689  爱尔兰 37,295 48  新加坡 31,405 49
1988 31,041  阿联酋 32,999 48  匈牙利 29,150 49
1987 22,748  孟加拉国 24,679 52  利比亞 22,294 53
1986 19,333  奈及利亞 20,563 54  智利 18,839 55
1985 19,662  爱尔兰 20,762 53  厄瓜多尔 19,206 54
1984 19,714  秘魯 19,884 54  爱尔兰 19,498 55
1983 18,664  秘魯 19,291 54  叙利亚 18,649 55
1982 17,962  越南 18,405 55  厄瓜多尔 17,558 56
1981 17,030  厄瓜多尔 17,588 56  叙利亚 16,652 57
1980 16,665  厄瓜多尔 17,177 58  刚果民主共和国 15,474 59

基于购买力平价GDP与世界经济体比较

1980-2012年广东省历年GDP与同期世界经济体比较表
(基于购买力平价,单位/百万国际元;世界各经济体出自IMF 2013年4月16日上传数据)[1]
年份 GDP 居前位次经济体 居后位次经济体
经济体 GDP 位次 经济体 GDP 位次
2012 1,363,239  西班牙 1,410,628 14  印度尼西亞 1,216,738 15
2011 1,271,574  西班牙 1,405,787 14  印度尼西亞 1,125,286 15
2010 1,160,715  加拿大 1,370,641 14  印度尼西亞 1,034,646 15
2009 1,048,089  加拿大 1,311,057 14  印度尼西亞 961,180 15
2008 962,484  加拿大 1,337,170 14  土耳其 913,881 15
2007 876,269  土耳其 888,200 15  印度尼西亞 840,418 16
2006 766,925  印度尼西亞 767,992 16  伊朗 750,863 17
2005 654,292  伊朗 684,823 18 臺灣 606,998 19
2004 554,320 臺灣 565,913 19  荷蘭 539,104 20
2003 485,035  荷蘭 514,432 20  波蘭 448,576 21
2002 415,306  波蘭 422,980 21  沙烏地阿拉伯 380,792 22
2001 366,581  沙烏地阿拉伯 373,925 22  阿根廷 330,722 23
2000 326,402  阿根廷 338,330 23  泰國 309,831 24
1999 280,740  泰國 289,515 24  南非 277,955 25
1998 251,893  南非 267,613 25  比利时 249,854 26
1997 224,984  哥伦比亚 226,876 27  巴基斯坦 208,447 28
1996 197,309  巴基斯坦 201,402 27  瑞士 195,576 28
1995 178,873  奥地利 181,748 31  埃及 170,503 32
1994 155,115  埃及 159,855 33  希腊 153,223 34
1993 137,637  希腊 147,119 34  葡萄牙 129,475 35
1992 109,402  羅馬尼亞 110,566 40  丹麦 104,496 41
1991 89,446  奈及利亞 93,658 41  匈牙利 86,839 42
1990 76,020  芬兰 84,251 43  秘魯 70,528 44
1989 68,617  秘魯 71,549 44  保加利亚 66,251 45
1988 60,007  保加利亚 64,161 45  智利 53,267 46
1987 47,652  智利 47,999 47  孟加拉国 47,633 48
1986 38,392  科威特 38,564 50  摩洛哥 37,236 51
1985 34,032  科威特 34,754 53  摩洛哥 33,639 54
1984 28,922  爱尔兰 29,913 56  越南 26,976 57
1983 23,513  越南 23,985 57  叙利亚 19,923 58
1982 21,060  越南 21,545 57  叙利亚 18,862 58
1981 28,825  科威特 30,713 51  新西蘭 28,810 52
1980 20,378  摩洛哥 22,185 55  新加坡 17,116 56

备注

  • 人均GDP:人均GDP(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按居民人口核算的GDP平均值;年度人均GDP则为年度GDP总量与年度平均居民人口比值。年度平均居民人口亦即年中居民人口(年中人口),为上年末与本年末居民人口平均值。由于中国内地长期实行户籍管理,户籍人口资料齐全,以前人均GDP核算采用户籍人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加,用户籍人口核算已经不能反映实际情况。2004年国家统计局提出实行按常住人口核算人均GDP,允许两年的过渡期。有关中国内地人均GDP指标,非特别证明,则指按常住人口计算[2]
  • ^中国GDP”数据类型:GDP核算分为季度核算和年度核算。全国GDP数据由国家统计局统一对外公布,分年度“预计数”(年份前家“e”)、年度“初步核算数” (年份前家“p”)、年度“初步核实数”(年份前家“r”)、年度“最终核实数”(年份前家“r”)与“修正数据”五个类型,季度初步核算数、季度初步核实数、季度最终核实数。其中“预计数”属于估算数;“初步核算数”则于次年《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发布;“初步核实数”则于次年出版的《统计年鉴》中发布;“最终核实数”则于隔年出版的《统计年鉴》中发布;“修正数据”则按照经济普查的结果修正,其中经全国经济普查之后修订数据,修订之后不再有变化。
  • ^ 中国官方对外公布按照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以按照生产法和收入法混合计算的GDP为标准。
  • ^ 地区生产总值(GDP或GRP)数据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见诸于统计年鉴、经济年鉴。关于“地区生产总值”中文名称:国家统计局规定,自2004年开始,各地GDP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XX省生产总值”,简称为“XX省GDP”。各地GDP称为“各地生产总值”。常见的有(自治区)区内生产总值、(省)省内生产总值、(县)县内生产总值[3]
  • ^ 1978-2003年历年GDP:1992年进行第一次全国第三产业普查之后,已经对1978年至1992年的GDP历史数据进行过修订。1993-2004年历年GDP: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对历年数据作出了修订,参见2006年及其之后各年份地方《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
  • ^ 2004-2008年历年GDP:2004年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已对历年数据作出了修订,参见2010年及其之后各年份地方《统计年鉴》与《中国统计年鉴》。
  • ^ 2009年及其以后年份GDP:中国国家统计局每年将对数据作出修订,每年的修订结果见诸隔年的《统计年鉴》,如2009年GDP第一次核实数据在2011年《统计年鉴》上公布核实后的修订修订数据。GDP最终修订数据参见之后的全国经济普查。
  • ^ “本币”即人民币CNY),人民币折算美元USD),按国家统计局每年公布的年均价换算(参见人民币汇率)。
  • ^ 购买力平价PPP),根据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各经济体历年GDP本币与购买力核算指标推算。购买力平价使用“国际元”,英文即international dollar,缩写为Intl. $);或国际货币单位(英文即unit of International currency,缩写ICU。购买力平价指标以1美元在美国的平均购买力为参考基数,故1国际元亦即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故1国际元即等于1美元,常直接使用美元计量。鉴于购买力平价指标每半年修改一次,购买力平价折算指标仅供参考。
  • ^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CNY) :根据2011年4月更新的数据,2010年中国GDP总量397,983亿元,按购买力平价合100,857.1亿国际元, 购买力平价指数3.9460人民币合1国际元;2009年中国GDP总量340,902.8亿元,按购买力平价折合90,573.8亿国际元,购买力平价指数3.7638人民币合1国际元;其他年份参见人民币汇率。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参考来源:根据IMF - WEO数据推算,推算数据参见人民币汇率#购买力平价
  • ^ 由于采取分级核算,地区生产总值(GDP)省级数据相加不等于内地全国总计;同理,地级层次数据累加不一定等于省级总计;县级累加不一定等于地区级总计。
  • ^ 地理区域内人均GDP:使用加权平均法推算。地理区域指特定的区域,常指按照地理区域划定的经济大区,如中国中部经济区;省层次下的区域,如广东省粤北山区。区域内GDP总量从GDP1…GDPn之和;对应人均GDP为各个区划单位的人均GDP1...人均GDPn,区域内人均GDP(人均GDP1×GDP1 + … + 人均GDPn×GDPn)/(GDP1 + … + GDPn)
  • ^ 港币(HKD):港币兑美元汇率,2010年按7.7692港币合1美元,2009年7.7520合1美元,2008年7.7870合1美元,2005年7.7770合1美元,2000年7.7910合1美元。港币购买力平价根据IMF发布数据推算,2010年按5.366港币合1国际元,2009年5.370合1国际元,2008年5.453合1国际元,2005年5.688合1美元,2000年7.482合1国际元。
  • ^ 澳门币(MOP):澳门币兑美元汇率按兑港币固定汇率推算,2010年按8.0023澳门币合1美元,2009年7.9842合1美元,2008年8.0206合1美元,2005年8.0109合1美元,2000年8.0260合1美元。澳门币购买力平价以1港币兑换1.03澳门币固定汇率推算,2010年按5.5270澳门币合1国际元,2009年5.5311合1国际元,2008年5.6166合1国际元,2005年5.8586合1国际元,2000年7.7065合1国际元。

来源

  1. ^ 1.0 1.1 1.2 1978年~2011年以本币核算为基础的原始数据出自《广东统计年鉴2012》(ISBN 978-7-89468-203-1)或参考国家统计数据库-年度数据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6-30.;2012年系初步数据,来源参见国家统计数据库-季度数据(2012年第四季度数据)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3-05-29.或《2012年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各个年份GDP与人均GDP购买力平价根据IMF-WEO数据库(2013年4月16日更新数据) Archive-It存檔,存档日期2006年2月14日,推算(购买力平价人民币折算国际元折算系数保留四位小数,如2012年4.1862人民币折合1国际元);基于美元GDP数据根据中国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人民币年平均汇率推算(具体参考《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各年份平均汇率)。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购买力平价指标具体参见条目人民币汇率
  2. ^ 中国内地使用常住人口计算地区人均GDP
  3. ^ 关于“地区生产总值”中文名称:《国家统计局关于改进和规范地区GDP核算的通知》(国统字[2004]4号):地区GDP的中文名称改为“地区生产总值”;特定地区的GDP用行政区的名字作定语,如“XX省生产总值”,简称为“XX省GDP”。各地GDP称为“各地生产总值”。